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2671941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用于电池的温度控制器-CN201480045736.9有效
  • 新井邦彦;川上芳昭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2014-08-13 - 2020-05-29 - B60H1/00
  • 一种用于电池的温度控制器,包括:温度控制部,其被配置为通过热媒在液相与之间的相变来控制所述电池的温度;,流出所述温度控制部的热媒流过所述;热媒冷却部,其被配置为使从所述流入的所述热媒冷凝;以及液,液热媒通过所述液从所述热媒冷却部流到所述温度控制部,布置所述温度控制部和所述热媒冷却部,以使得所述热媒冷却部中的所述液热媒的液面位于所述温度控制部中的所述液热媒的液面的上方。
  • 用于电池温度控制器
  • [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车辆的天然加热器-CN201410081924.9在审
  • 苏德龙 - 上海德果电器有限公司
  • 2014-03-07 - 2014-06-04 - F02M21/02
  • 一种用于车辆的天然加热器,包括一个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包括一个顶板、一个底板和一个换热器芯,顶板设置在所述的底板的上方,顶板与底板平行,换热器芯设置在顶板与底板之间,换热器芯中包括有四个和三个液,任意一个与任意一个液之间均通过换热器芯中的芯板相互隔离,车辆发动机的冷却水循环通过换热器芯的液,车载天然源出发通过换热器芯的,冷却水中热量加热气中的天然。在冬季气温较低时,可防止天然使减压装置内部的橡胶部件僵硬,减少了车辆故障,无须采用电加热器对天然进行预热,减少了车辆能耗。
  • 一种用于车辆天然气加热器
  • [实用新型]用于车辆的天然加热器-CN201420101793.1有效
  • 苏德龙 - 上海德果电器有限公司
  • 2014-03-07 - 2014-08-27 - F02M21/02
  • 一种用于车辆的天然加热器,包括一个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包括一个顶板、一个底板和一个换热器芯,顶板设置在所述的底板的上方,顶板与底板平行,换热器芯设置在顶板与底板之间,换热器芯中包括有四个和三个液,任意一个与任意一个液之间均通过换热器芯中的芯板相互隔离,车辆发动机的冷却水循环通过换热器芯的液,车载天然源出发通过换热器芯的,冷却水中热量加热气中的天然。在冬季气温较低时,可防止天然使减压装置内部的橡胶部件僵硬,减少了车辆故障,无须采用电加热器对天然进行预热,减少了车辆能耗。
  • 用于车辆天然气加热器
  • [发明专利]液分离器、热管理系统及车辆-CN202210779231.1在审
  • 高锃 - 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2022-07-04 - 2022-09-30 - F25B43/00
  • 本公开涉及一种液分离器、热管理系统及车辆,本液分离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混合腔和分离腔,所述分离腔与所述混合腔连通,所述分离腔用于分离液两制冷剂以及储存分离出的液制冷剂;所述壳体上具有与所述混合腔连通的第一和第二,所述第一用于液两制冷剂进入所述混合腔,所述第二用于制冷剂进入所述混合腔,所述第一与所述第二导热接触;所述壳体上具有与所述分离腔连通的第三,所述第三用于排出分离出的制冷剂本液分离器能够对低温低压的液两制冷剂进行两次加热,有效的提高了低温低压的液两制冷剂的干度,保护了压缩机,提高制热量。
  • 分离器管理系统车辆
  • [发明专利]高速喷射的液混合喷射器-CN200910095347.8无效
  • 周俊虎;岑可法;杨卫娟;黄镇宇;刘建忠;王智化;周志军;程军 - 浙江大学;杭州百能科技有限公司
  • 2009-01-08 - 2009-07-29 - B05B7/04
  • 本发明涉及流体喷射器,旨在提供一种高速喷射的液混合喷射器。该喷射器包括分别带有快装接头的液进口管和气进口管,液进口管的末端连接液喷嘴,进口管的末端连接气喷嘴;液喷嘴为单孔喷嘴,从液进口管到液喷嘴的道光滑过渡;进口管包围在液进口管外侧并形成环形的喷嘴包围在液喷嘴的外侧并连接混合,混合的末端连接出口嘴;出口嘴的出口流通截面面积小于混合的流通截面面积。本发明液喷嘴出口液流速度高,并在混合内与高速相互作用,实现雾化和再次加速,大大减弱了出口处边界层效应,避免出口处液滴脱离主流射流汇聚下滴的,可灵活调节控制雾化细度及分布。
  • 高速喷射混合喷射器
  • [发明专利]一种三维聚焦微流体芯片及其制作方法-CN201510953438.6有效
  • 钱翔;于赐龙;王晓浩;余泉;倪凯 -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2015-12-16 - 2017-04-12 - B01L3/00
  • 一种三维聚焦微流体芯片及其制作方法,该三维聚焦微流体芯片包含离散层和连续层;离散层包含离散和与离散相连的离散储存池,连续层包含连续和与连续相连的连续储存池;连续从连续储存池开始形成一条,在中途分成两条连续,对称分布于离散两侧,并在与离散道出口处相交相通,形成收缩喷雾小孔;收缩喷雾小孔宽度尺寸小于两连续相交处的最大宽度;连续深度大于离散深度,且离散道出口在深度方向上位于连续的中间位置该微流体芯片可用液两流形成包液的流体喷雾形式,有效产生微米、甚至纳米级别的微小液滴。
  • 一种三维聚焦流体芯片及其制作方法
  • [发明专利]自动式微尺度液相分离器-CN201410250650.1有效
  • 安宾;孙东亮;徐进良 - 华北电力大学
  • 2014-06-06 - 2014-09-10 - B01D45/04
  • 本发明属于微流体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式微尺度液相分离器。在半导体硅基片上蚀刻出两条微通道,分别作为进口和气出口,两条之间由肋条隔开;在微通道的下游、肋条的一侧沿宽度方向蚀刻一排肋柱,肋柱的另一侧为液出口;在进口出口和液出口道上方安装盖板进行封装本发明克服了传统微尺度相分离器需要对流材料进行表面处理或增加额外动力来实现相分离的局限,利用流体的惯性力和气液界面的表面张力作用,自动实现液两相分离效果。该装置结构简单,分离效率高。
  • 自动式微尺度气液相分离器
  • [发明专利]板翅式换热器液两均布装置及液两混合方法-CN201110102127.0有效
  • 谭民邦;周勇;何敏 - 四川空分设备(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2011-04-22 - 2011-07-27 - F28F9/22
  • 本发明提供一种板翅式换热器液两均布装置,所述板翅式换热器内部顺着流体流动的方向,从下至上依次包括翅片Ⅰ区、液体分配封条、翅片Ⅱ区、气体分配封条、翅片Ⅲ区;所述翅片Ⅰ区、翅片Ⅱ区、翅片Ⅲ区为内部设有换热翅片的,所述液体分配封条的长度、气体分配封条的长度和换热器的宽度一致;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液两流在板翅式换热器内部混合的方法;本发明装置及混合方法在换热器中部汇入液两时,可改善两流流体分配的均匀性,减少液两流体在板翅式换热器中的进出口数量,减少再分配两流体的流量,降低流体阻力,在保证换热器面积时缩短换热器的长度。
  • 板翅式换热器两相流均布装置混合方法
  • [实用新型]精馏塔用采出装置及精馏塔-CN202021571252.7有效
  • 张伟明;朱建飞 - 上海盛剑环境系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20-07-31 - 2021-05-18 - B01D3/14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精馏塔用采出装置及精馏塔,包括:主输气管,主输气管穿设在壳体的侧壁上;呈树杈结构的多级采气管,多级采气管从上至下逐级分叉,多级采气管的最上级采支管与主输气管连通,多级采气管的最下级采支管的进端口在的正上方;避免液体落入的多个挡液板,所有挡液板与所有气一一对应,挡液板设在最下级采支管上并且允许内的物料向上流入最下级采支管的进端口。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影响精馏塔液接触的情况下,能够便捷采集出精馏塔内的物料。
  • 精馏塔用气相采出装置
  • [发明专利]基于MEMS技术的集成微热管散热器-CN201610566396.5有效
  • 丁桂甫;金之钰;杨达伟 - 上海交通大学
  • 2016-07-18 - 2019-05-24 - H01L23/427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MEMS技术的集成微热管散热器,包括:散热腔体、吸热腔体、循环管道和散热工质,散热腔体和吸热腔体内均设有内部微结构,循环管道与散热腔体中的内部微结构、吸热腔体中的内部微结构连通;散热工质在循环管道和内部微结构的内部进行流通;散热工质进入吸热腔体中的内部微结构时为液,吸热后变为工质通过循环管道进入散热腔体中的内部微结构,并在散热腔体中的内部微结构内遇冷凝结成液本发明将的散热工质冷却后从散热腔体流入吸热腔体,有利于提高散热器的热交换效率。
  • 基于mems技术集成热管散热器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