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527759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微电极制备方法及微电极-CN202310302879.4在审
  • 李哲;左安昊;方儒卿 - 清华大学
  • 2023-03-23 - 2023-08-01 - B81C1/00
  •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电极制备方法及微电极。该微电极制备方法包括:将金属探针放置于绝缘套管中;在所述金属探针的针尖处对所述绝缘套管加热;沿所述绝缘套管的轴向拉动所述绝缘套管,使所述绝缘套管在所述针尖处断裂,并露出所述针尖;剩余的所述绝缘套管熔化并粘接于所述金属探针的外壁采用金属探针制备微电极,金属探针具有针尖,采用加热拉伸方法将绝缘套管套设在金属探针的外壁,以在金属探针的外壁形成绝缘层,并使得金属探针的针尖露出,无需进行打磨即可作为微电极使用,简化制备过程,避免出现打磨导致的断裂问题同时还能降低制作成本,便于微电极的制备。
  • 微电极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微电极制备方法及微电极-CN202310303102.X在审
  • 李哲;左安昊;方儒卿 - 清华大学
  • 2023-03-23 - 2023-07-04 - B81C1/00
  •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电极制备方法及微电极。该微电极制备方法包括:将金属探针置于喷涂面;使用喷涂装置将喷涂溶液喷涂于所述金属探针的外壁,使所述金属探针的喷涂部分涂覆喷涂溶液;转动所述金属探针,使所述喷涂部分的表面覆盖喷涂溶液;将喷涂后的所述金属探针进行干燥处理,使所述喷涂溶液在所述金属探针的外表面形成绝缘层,同时,所述金属探针的针尖露出所述绝缘层,以形成微电极。这样,金属探针的针尖露出,无需进行打磨即可作为微电极使用,简化制备过程,避免出现打磨导致的断裂问题,降低制备难度。同时还能够控制喷涂溶液均匀分布,实现更均匀的包覆,保证绝缘效果,降低制作成本,便于微电极的制备。
  • 微电极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基于成像芯片表面的微电极阵列及制作工艺-CN202210894405.9在审
  • 张丽敏;熊朗;李卓航;徐子然;潘丹峰 - 南京大学
  • 2022-07-27 - 2022-11-04 - G01N33/483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成像芯片表面的微电极阵列及制作工艺,涉及细胞光学和生理信号探测,包括对细胞级别的生物组织进行成像的商用或专用成像芯片、微电极阵列、引线、触点和表面绝缘阻隔层构成。成像芯片是可对单细胞级别生物组织进行实时光学成像的商用或者专用成像芯片;微电极阵列是基于成像芯片表面、通过后期微加工技术制作的,其具有良好的生物兼容性和电学特性,其阵列规模、微电极尺寸、间隔以及排布方式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所述微电极通过引线连接到位于成像芯片四周边缘的触点上,微电极与触点一一对应;引线上覆盖一层表面绝缘阻隔层,以防止溶液引起引线与引线之间的串联。
  • 基于成像芯片表面微电极阵列制作工艺
  • [发明专利]一种对线虫实施微电极检测的实施方法-CN202111649512.7有效
  • 赵幸福;杨佳铭;朱海燕 - 南通大学
  • 2021-12-30 - 2023-06-30 - B01L3/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线虫实施活体在体的微电极检测的实施方法,使用PDMS微流控芯片微通道吸附线虫固定法,将线虫吸附固定,当切开PDMS芯片,线虫得以暴露,显微操作可以实施。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包括一个可以实施微电极的凹槽及线虫进样通道;使用该微流控芯片进行线虫吸附固定,线虫一端被吸入通道,半部分虫体被吸附固定在芯片之外,微电极可以直接触及虫体;在凹槽内填充线虫专用M 9缓冲溶液使用显微注射操作系统将微电极插入线虫体内目标位置即可进行检测工作。本发明的对线虫实施微电极检测的实验方法可以方便的实现线虫抓捕、固定及微电极检测。
  • 一种线虫实施微电极检测方法
  • [实用新型]一种生物微粒介电特性测试芯片-CN200820032552.0无效
  • 朱晓璐;易红;倪中华 - 东南大学
  • 2008-02-19 - 2008-11-19 - G01N27/00
  • 一种生物微粒介电特性测试芯片,电旋转微电极组(30)具有多项式曲线边界,且位于螺旋形微电极组(20)的中心区域,螺旋形微电极组(20)的边缘曲线为一组阿基米德螺旋线,螺旋条状电极的宽度是相等的,两种电极组中电极的个数相同,并且两种电极组中电极一一对应的连接起来,螺旋形微电极组(20)的外端接芯片的引出端子(40)。螺旋条状电极(20)汇聚至电极组中心区域时,通过圆角过渡,与电旋转微电极组(30)连为一体,电旋转微电极组(30)的二次多项式边界曲线围成了电极腔。
  • 一种生物微粒特性测试芯片
  • [发明专利]一种碳纤维超微电极的制备方法-CN201510728436.7有效
  • 王雪梅;李奇维;陈芸;张园园;姜晖 - 东南大学
  • 2015-10-29 - 2018-11-20 - G01N27/3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纤维超微电极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将碳纤维和铜丝用导电银胶粘连,轴向送入玻璃毛细管中,用石蜡密封固定铜丝,利用拉制仪将穿有碳纤维的玻璃毛细管拉制成碳纤维带状电极,加热使玻璃管内石蜡融化并封住尖端后,用丙酮清洗除掉漏在毛细管尖端外面的石蜡,在NaOH溶液中电化学刻蚀得到碳纤维超微电极。实施本方法能有效地制备超微碳纤维电极,提高碳纤维超微电极的成品率,实现快速、便捷的批量生产超微电极,降低制备超微电极的成本。
  • 一种碳纤维微电极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电极点间距可超过微加工精度的微电极阵列及其制备方法-CN201110428382.4有效
  • 刘景全;康晓洋;田鸿昌;杨春生 - 上海交通大学
  • 2011-12-19 - 2012-07-11 - B81B1/00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极点间距可超过微加工精度的微电极阵列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微电极阵列结构层、电极电路层和微电极阵列覆盖层,电极电路层中设置有至少两列紧密排列且达到微加工精度间距的电极点,所述至少两列紧密排列的电极点切割为两个能相对滑动的模块,即第一和第二微电极阵列模块,这两模块相对滑动时形成更小的电极点间距。本发明利用两个模块相对滑动过程中,对于特定寻址的电极点,其电极点间距会最小变为原来的0.866倍,得到更高的分辨率,进而获得更好的电生理采集与刺激效果。另外,通过适当的滑动距离,还可以增大电极点间距,使该微电极阵列能够重复利用,在其他电极点间距进行电生理采集与刺激。
  • 极点间距超过加工精度微电极阵列及其制备方法
  • [实用新型]一种中空结构微电极阵列-CN201120343502.6有效
  • 汪红;吴静;丁桂甫;赵小林 - 上海交通大学
  • 2011-09-14 - 2012-05-23 - B23H3/04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微细电化学加工用中空结构微电极阵列,包括微电极阵列支撑底板以及位于该底板上的中空结构圆形单电极,所述中空结构圆形单电极由实心圆柱微电极内开孔形成,该中空结构圆形单电极的端面设有一个口径小于所开内孔直径的单电极端面约束孔本实用新型若配合脉冲电源,再将电解液以径向流方式通过中空结构微电极阵列,则在工件上可以得到精度较高、表面质量较好的阵列孔。
  • 一种中空结构微电极阵列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