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8850581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冷冻装置-CN201610118427.0有效
  • 藤野博之;増野谦 - 东普雷股份有限公司
  • 2016-03-02 - 2020-05-15 - F25B13/00
  • 一种冷冻装置,具备冷媒回路、及流路切换部,冷媒回路具有:第一冷媒流路,包括将气态冷媒导入第一库内热交换中的第一配管路径、将来自第一库内热交换的液态冷媒导入库外热交换中的第二配管路径、及将来自库外热交换的过冷却冷媒导入第二库内热交换中的第三配管路径;第二冷媒流路,包括将气态冷媒向第一和第二库内热交换分支并导入的第四配管路径、及将来自第一和第二库内热交换的液态冷媒导入库外热交换中的第五配管路径;第三冷媒流路,包括将气态冷媒导入库外热交换中的第六配管路径、及将来自库外热交换的液态冷媒向第一和第二库内热交换分支并导入的第七配管路径;流路切换部,选择性地切换第一至第三流路。
  • 冷冻装置
  • [发明专利]蒸汽的凝缩方法-CN201880053228.3在审
  • 氏家章吾;高桥淳一;新村英志 - 栗田工业株式会社
  • 2018-11-21 - 2020-04-21 - F28B1/02
  • 一种蒸汽的凝缩方法,是将蒸汽导入热交换使其接触该热交换内的冷却体而液化凝缩的方法,将滴状凝缩促进剂直接添加至要被导入热交换的蒸汽中或热交换中。通过把皮膜性胺等滴状凝缩促进剂,直接添加至要被导入热交换的蒸汽中或热交换中,从而使基于滴状凝缩促进剂带来的滴状凝缩促进效果充分发挥,可以通过滴状凝缩提高凝缩效率。
  • 蒸汽凝缩方法
  • [实用新型]热交换节能蒸汽热水炉-CN202320365495.2有效
  • 胡海礼;彭建玲;朱正秀;郭中亮;成开明;韦益霞 - 盐城中亿锅炉有限公司
  • 2023-03-02 - 2023-10-13 - F24H1/34
  •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水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交换节能蒸汽热水炉;包括加热炉和辅助装置,辅助装置包括水箱、主热交换、辅热交换导入管、导出管和连接组件,使用时,加热炉进行水加热,产生的热蒸汽进行水箱和横向排管内部水加热,然后,热蒸汽进入主热交换,通过连接组件进入辅热交换,最后从辅热交换排出口排出,同时,冷水通过导入导入热交换,与辅热交换内部热蒸汽热交换,通过连接组件进入主热交换,与主热交换中的热蒸汽热交换
  • 热交换节能蒸汽热水炉
  • [发明专利]车辆的风门装置-CN202180051911.5在审
  • 前田明宏;设乐悠起朗;山中大明 - 株式会社电装
  • 2021-07-09 - 2023-05-09 - B60R19/52
  • 车辆的风门装置(10)搭载于车辆,该车辆具有与从格栅开口部导入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热交换(6),并且该风门装置在将从格栅开口部导入的空气导向热交换的空气导入路中与格栅开口部相比靠近热交换地配置。风门装置具备:对空气导入路进行开闭的开闭部(30);以及能够与开闭部的开闭状态无关地始终将从格栅开口部导入的空气导向热交换的始终开口部(100)。
  • 车辆风门装置
  • [发明专利]热交换-CN201710089456.3在审
  • 中村谦人;大山敦;大高诚;高桥要;北村正史 - 株式会社荏原制作所;荏原冷热系统株式会社
  • 2017-02-20 - 2017-08-29 - F28F27/00
  • 本发明提供能够使液体的出口温度迅速收敛为目标温度的热交换热交换具备热交换主体(3),其在液体与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导入管(10),其将液体导入热交换主体(3);排水管(11),其从热交换主体(3)排出液体;入口温度传感(13),其对在导入管(10)流动的液体的温度亦即入口温度进行测定;出口温度传感(19),其对在排水管(11)流动的液体的温度亦即出口温度进行测定;风扇(5),其用于将空气导入热交换主体(3);马达(7),其使风扇(5)旋转;变频(8),其能够使马达(7)变速;控制部(51),其基于入口温度的测定值以及出口温度的测定值,经由变频(8)控制马达(7)的动作。
  • 热交换器
  • [实用新型]热交换-CN201720152656.4有效
  • 中村谦人;大山敦;大高诚;高桥要;北村正史 - 株式会社荏原制作所;荏原冷热系统株式会社
  • 2017-02-20 - 2017-10-24 - F28C1/00
  • 本实用新型提供能够使液体的出口温度迅速收敛为目标温度的热交换热交换具备热交换主体(3),其在液体与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导入管(10),其将液体导入热交换主体(3);排水管(11),其从热交换主体(3)排出液体;入口温度传感(13),其对在导入管(10)流动的液体的温度亦即入口温度进行测定;出口温度传感(19),其对在排水管(11)流动的液体的温度亦即出口温度进行测定;风扇(5),其用于将空气导入热交换主体(3);马达(7),其使风扇(5)旋转;变频(8),其能够使马达(7)变速;控制部(51),其基于入口温度的测定值以及出口温度的测定值,经由变频(8)控制马达(7)的动作。
  • 热交换器
  • [发明专利]低温分离空气的设备-CN201210120183.1有效
  • A·兰普 - 林德股份公司
  • 2012-03-23 - 2012-10-03 - F25J3/04
  • 低温分离空气的设备,其包括:具有至少两个热交换模块的主热交换(6)、具有至少一个高压塔的氮氧分离蒸馏塔系统(5)、逆流式过冷(2)、用于将进料空气经由主热交换(6)导入高压塔的装置、用于将液体流从氮氧分离蒸馏塔系统(5)导入逆流式过冷(2)的装置以及用于将气体流(16)从氮氧分离蒸馏塔系统(5)导入逆流式过冷(2)的装置。主热交换(6)和逆流式过冷(2)布置在第一冷箱(12)中。逆流式过冷(2)的上端布置在主热交换(6)下端的下方。逆流式过冷(2)经由连接主热交换(6)和逆流式过冷(2)的至少一个管路(17,18,19)悬挂在主热交换(6)上。
  • 低温分离空气设备
  • [发明专利]工程机械-CN201310065360.5有效
  • 上田员弘;土桥知之 - 神钢建设机械株式会社
  • 2013-03-01 - 2017-05-03 - E02F9/20
  • 本发明的工程机械包括发动机室;发动机,设在所述发动机室内;热交换,设在所述发动机室内;吸气通路,使所述发动机室的内外连通;以及冷却风扇,设在所述发动机室内,通过旋转使该外部空气流动,将外部空气通过所述吸气通路导入所述发动机室内,并使该外部空气通过所述热交换,所述热交换具有吸气面,该吸气面是设在该热交换的侧部,接收被导入热交换的空气的面,所述吸气通路被设置成,使被导入该吸气通路的外部空气以在所述热交换的上方通过而到达所述吸气面为路径而流动
  • 工程机械
  • [发明专利]车辆用热交换装置-CN201810487590.3有效
  • 下田裕也;武井宽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2018-05-21 - 2021-10-29 - B60R19/48
  • 车辆用热交换装置(100)具有:热交换(10);管道构件(20),其配置于前保险杠(1)和热交换(10)之间,形成供冷却风从前保险杠(1)的空气导入口(41)通过到热交换(10)的空气流入部(11)的通路(20a),管道构件(20)具有:经由设置在前保险杠(1)的空气导入口(41),将空气从车辆前方导入通路(20a)的第1导入口(25)、将空气从车辆下方导入通路(20a)的第2导入口(27)以及面向热交换
  • 车辆热交换装置
  • [发明专利]发动机的废热回收装置-CN00130696.0无效
  • 户川一宏;木谷博行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2000-10-20 - 2003-07-30 - F02G5/04
  • 设有使热媒体循环到发动机冷却部及利用发动机废气的废气热交换中的循环路径(12)。循环路径(12)的输出侧通过管路(18)连接于输出热交换,该输出热交换设于热水贮存(17)等。在循环路径(12)上的较发动机冷却部更上游处设置废气热交换(9)。导入到废气热交换(9)中的热媒体被设定成低温,以使与该热媒体进行热交换的废气中的水蒸气温度变为露点之下。在废气热交换(9)中,热媒体回收废气及废气的凝结热,并在导入发动机冷部后再次升温。这样来高效地回收发动机产生的热量。
  • 发动机回收装置
  • [发明专利]车辆用空调装置-CN201480041724.9有效
  • 黑田健太朗;野田圭俊;谷口胜志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2014-07-23 - 2018-04-10 - B60H1/22
  • 一种车辆用空调装置,其具备第一水制冷剂热交换、第二水制冷剂热交换、加热芯、将从车辆的发热部件送出的冷却液向多个冷却用通路分配的分配装置、使从多个冷却用通路导入的冷却液合流并向发热部件送出的合流装置,第一水制冷剂热交换从由分配装置分配的第一冷却用通路导入冷却液,并将冷却液向导入合流装置的第二冷却用通路送出,第二水制冷剂热交换从由分配装置分配的第三冷却用通路导入冷却液,并将冷却液向加热芯送出,加热芯导入第二水制冷剂热交换送出的冷却液,且将冷却液向导入合流装置的第四冷却用通路送出。如上,由于具备分配装置和合流装置且使冷却液并列地经过第一水制冷剂热交换和第二水制冷剂热交换,故而能够减少水流阻力。
  • 车辆空调装置
  • [发明专利]空气调节-CN201210587520.8有效
  • 沈卓君;柯峰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2012-12-28 - 2018-08-03 - F24F1/00
  •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调节。空气调节包括室内机,在室内机内,以包围贯流送风机的方式形成热交换组件,热交换组件为翅管式热交换,包括迎风面朝向室内机前面的前部热交换和迎风面朝向室内机背面的后部热交换,前部热交换的至少一部分是由具备1列导热管的热交换层叠M层而成,后部热交换是由具备1列导热管的热交换层叠N层形成的,其中,M和N是自然数且N热交换中位于最靠近送风机的一侧的最内层热交换通过将内部贯通有导热管的翅片弯折成多段的方式而形成依靠该结构,可以可靠地将冷凝水导入接水盘,防止冷凝水飞溅。
  • 空气调节器
  • [实用新型]空气调节-CN201220742582.7有效
  • 沈卓君;柯峰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2012-12-28 - 2013-09-04 - F24F1/00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调节。空气调节包括室内机,在室内机内,以包围贯流送风机的方式形成热交换组件,热交换组件为翅管式热交换,包括迎风面朝向室内机前面的前部热交换和迎风面朝向室内机背面的后部热交换,前部热交换的至少一部分是由具备1列导热管的热交换层叠M层而成,后部热交换是由具备1列导热管的热交换层叠N层形成的,其中,M和N是自然数且N热交换中位于最靠近送风机的一侧的最内层热交换通过将内部贯通有导热管的翅片弯折成多段的方式而形成依靠该结构,可以可靠地将冷凝水导入接水盘,防止冷凝水飞溅。
  • 空气调节器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