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0413693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片材输送装置、片材处理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CN200410097957.9有效
  • 阿多弘伸;桑田隆 - 佳能株式会社
  • 2004-12-02 - 2005-06-08 - G03G15/00
  • 具有排纸辊、辊支承构件、支承构件回转机构、驱动传递部、及单一驱动源;该排纸辊具有与第1辊相对配置的第2辊;该辊支承构件可自由回转地支承第1辊,可在第1辊能与第2辊协同动作而排出片材的第1位与第1辊从第2辊离开的第2位置之间移动;该支承构件回转机构使辊支承构件回转;该驱动传递部将驱动传递到支承构件回转机构;该单一驱动源将驱动传递到驱动传递部。辊支承构件设置有缺齿齿轮部和凸轮止动部,支承构件回转机构具有分别与辊支承构件的缺齿齿轮部和凸轮止动部对应的缺齿齿轮和凸轮,这样,可进行辊支承构件从第1位朝第2位的移动和辊支承构件从第2位向第1位的移动
  • 输送装置处理图像形成
  • [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点样机-CN202120473425.X有效
  • 邓庙王;袁达;潘志业 - 广东昭信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2021-03-04 - 2022-01-04 - B65G47/88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自动点样机,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输送装置,其设有自左向右的输送面,所述输送面上设有避让空间;物板,其放置在所述输送面上;工件定位机构,所述工件定位机构包括挡料构件和定位构件,所述挡料构件和所述定位构件可以进出于所述避让空间;供液装置,其包括点样针;移动机构,其设置在所述输送装置的上方,所述点样针设置在所述移动机构上,当物板传送至输送面上的避让空间时,工件定位机构可以通过挡料构件移动中的物板进行截停,接着通过定位构件实现物板的位置定位,此时供液装置为点样针提供点样试剂,移动机构带动点样针进行移动,并移动到物板上工件进行点样,提高点样精确度。
  • 一种全自动样机
  • [实用新型]一种样品冲击测试装置-CN201520757959.X有效
  • 楼莉丹;秦高峰;王彩梅;瞿晓荣;梁勇 -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2015-09-28 - 2016-02-24 - G01N3/303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样品冲击测试装置,包括:支撑机构、冲击机构以及样品容机构;所述冲击机构包括冲击构件控制装置和冲击构件,所述冲击构件控制装置固定在所述支撑机构上,所述冲击构件可控地与所述冲击构件控制装置吸附或分离;所述样品容机构包括用于容待测试样品的样品容箱,所述样品容箱设置于所述冲击机构下方,所述样品容箱为具有制冷功能的保温箱,所述样品容箱上设置有可开关窗口,所述冲击构件可控地与所述冲击构件控制装置分离时,穿过所述可开关窗口容置于所述样品容箱内的待测试样品进行冲击。
  • 一种样品冲击测试装置
  • [发明专利]流体控制装置-CN202010124428.2在审
  • 田口明広 - 株式会社堀场STEC
  • 2020-02-27 - 2020-09-22 - F16K49/00
  • 本发明提供一种流体控制装置,其包括:主体构件,是在内部具有流体流动的流道的块状构件,具有设置有用于控制在所述流道内流动的流体的各设备的设置面和与所述设置面相邻的侧面;加热器,所述主体构件进行加热;加热器保持构件,具有与所述主体构件的所述设置面相对的面,在使所述面与所述设置面相对的状态下将所述加热器保持成沿着所述侧面;以及按压机构,将所述面向所述设置面按压。
  • 流体控制装置
  • [发明专利]零部件转移装置-CN202110516912.4在审
  • 永里正一 - 上野精机株式会社
  • 2021-05-12 - 2021-08-10 - B65G47/91
  • 一种零部件转移装置(10),其使配置的构件(A1)、(B1)中的至少一方以与假想直线(L1)平行的方式移动而使两个构件接近并将位于两个构件间的电子零部件(W)传递至构件(B1),其具备:拍摄部(19),获取在构件(A1)、(B1)非地配置的状态下在与假想直线(L1)平行的方向上从位置拍摄构件(A1)或构件(B1)而得到的第一图像和在与假想直线(L1)正交的方向上拍摄配置的构件(A1)、
  • 零部件转移装置
  • [发明专利]悬架臂安装结构-CN201180011100.9有效
  • 冈本公雄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2011-05-23 - 2012-11-14 - B60G7/00
  • 本发明公开一种悬架臂安装结构,该悬架臂安装结构具备经由芯构件而安装于车身侧的圆筒状的防振衬套。该安装结构具备:悬架臂(14),其具有与防振衬套(52)嵌合的安装筒部(41);止脱构件(46),其限制安装筒部(41)的向轴长度方向的移动。止脱构件(46)具有:分别与防振衬套(52)的两端面(64、65)的一侧壁(71)以及另一侧壁(72);将一侧壁(71)以及另一侧壁(72)连结成一体的连结部(73);从一侧面(71)以及另一侧面(72)分别向芯构件(51)的轴长度方向延伸,且安装于车身(11)侧的一方的安装部(74)以及另一方的安装部(75)。
  • 悬架安装结构
  • [发明专利]蓄电装置-CN201880039678.7有效
  • 隺田彰吾;川井雄太;和田彬 - 株式会社杰士汤浅国际
  • 2018-06-12 - 2022-06-24 - H01M50/502
  • 提供能够抑制连接构件的弯折部与电极端子的干涉,而实现小型化的蓄电装置。蓄电装置(1)具备蓄电元件(20)、以及与蓄电元件(20)的电极端子(221)电连接的连接构件(30)。连接构件(30)具有与电极端子(221)部(31)、以及从部(31)朝向蓄电元件(20)弯折的弯折部(32)。电极端子(221)具备外周面部(224)、以及与连接构件(30)的部(31)的表面部(225)。
  • 装置
  • [发明专利]电子设备的冷却结构-CN201280000422.8有效
  • 松元昂;小森晃;片山大辅;大谷克实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2012-01-27 - 2012-10-31 - H05K7/20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的冷却结构,其中,在电路基板(2)的一面安装有发热部件(3),在该电路基板(2)的一面与框体(1)的壁(12)之间配置有散热构件(4),该散热构件(4)具有沿规定方向延伸且与发热部件(3)接触的板(41)以及从板(41)朝向壁(12)突出的散热片(42)。在框体的壁(12)的与散热构件(4)重合的区域以沿所述规定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有吸气口(1c)。散热构件(4)在所述规定方向的两端部经由导热性的间隔件(9)与壁(12)接触,在散热片(42)与壁(12)之间形成有间隙(8)。
  • 电子设备冷却结构
  • [发明专利]机器人系统-CN201811528524.2有效
  • 本胁淑雄 - 发那科株式会社
  • 2018-12-13 - 2020-07-17 - B65G47/90
  • 工件固定夹具(1)包括:一把持构件(61、62),其被配置为沿近似水平方向相互,并能够在对方向上打开和关闭,在关闭状态下工件(W)被把持于其间;以及施力构件(71、72),其向关闭方向推动一把持构件(61、62),一把持构件(61、62)具有相互的倾斜面(61a、62a),倾斜面(61a、62a)以对方向的间隔从上侧向下侧逐渐变窄的方式彼此形成角度。
  • 机器人系统
  • [发明专利]构件切出装置-CN201810693459.2有效
  • 金子护;泷口真树 - KYB 株式会社
  • 2018-06-29 - 2023-03-28 - B23P19/00
  • 提供一种能够良好地切出环构件的环构件切出装置。环构件切出装置具有棒形部(13)、推压部(12)及接收部(11)。棒形部(13)重叠地插通有通过弹性变形而使内径扩大的多个环构件(B),在棒形部的下端部具有越向下端直径越大且下端比环构件(B)的内径大的第一倾斜部(13B)。推压部(12)从上方向下端按压环构件(B)。接收部(11)具有载面,该载面以与棒形部13的下端的方式设置,用于载切出的环构件(B)。另外,第一倾斜部(13B)的下端与接收部(11)的载面之间的间隙尺寸在上下方向自由改变,将环构件(B)载置于载面时的间隙尺寸等于或大于1个环构件(B)的厚度尺寸且小于2个环构件的厚度尺寸。
  • 构件装置
  • [发明专利]从动轴承-CN202210493421.7在审
  • 中村智昭;川岛孝文 - 日本东晟株式会社
  • 2022-04-21 - 2022-11-15 - F16C19/52
  • 外圈(60)包括:圆环状的第一构件(40),由钢构成;以及圆环状的第二构件(50),由树脂构成并覆盖第一构件(40)的外周面。第一构件(40)包括筒状部(42)。第二构件(50)包括:第一部分(54A),在轴向上配置于筒状部(42)的一侧,具有在径向上与保持架(80)的外周面(82A)的第一面(54C);第二部分(54B),在轴向上配置于筒状部(42)的另一侧,具有在径向上与保持架(80)的外周面(82B)的第二面(54D)。在径向上,第一面(54C)以及第二面(54C)分别配置在比第二轨道面(41)靠外周侧的位置。
  • 从动轴承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