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23234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脱位侧方关节间撑开器-CN202010946202.0在审
  • 王先祥;张科;张义泉;高鲁 -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2020-09-10 - 2020-12-01 - A61B17/02
  • 脱位侧方关节间撑开器,包括握杆,所述握杆中侧转动连接有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上侧设置有转动杆,所述第一传动轴下侧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中侧螺纹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左右侧均固定连接有中空的固定块本发明有效的解决了普通的脱位侧方关节间撑开器一般只具备撑开功能,做撑开手术时容易产生左右撑开距离的不均,会造成手术的不准确,容易出现滑脱现象,影响了手术效率,不方便医务人员进行操作,且现有脱位侧方关节间撑开器不具备测量功能的问题
  • 寰枢椎脱位侧方关节间撑开
  • [实用新型]经口咽关节内固定融合器-CN201520366713.X有效
  • 张宝成;蔡贤华;欧阳钧 - 张宝成
  • 2015-06-02 - 2015-12-23 - A61F2/44
  • 本实用新型一种颈椎外科固定器,特别是一种经口咽关节内固定融合器,包括非对称六边体融合器、钛板和加压螺钉,所述非对称融合器和钛板整合成一个复合体,所述复合体的长度、宽度、倾斜角主要由的宽度、长度、倾斜角决定,复合体的高度主要由关节软骨厚度决定,所述融合器内设置融合孔,方便植入松质骨或供关节面骨质长入,从而实现骨性融合,所述加压螺钉采用变螺纹螺距设计和锥形设计,用于固定关节。本实用新型所述固定融合器通过单一口咽入路实现固定和融合,内固定融合器所有构件均位于关节内,极大减少对颈前方软组织的刺激,减少术后吞咽困难的发生,同时植骨承受较大压应力,有利于融合。
  • 经口咽寰枢关节固定融合
  • [发明专利]钉道开路导向丝攻装置-CN202110463095.0在审
  • 许卫红;许正权;田康勇;李贵双 - 许卫红
  • 2021-04-23 - 2021-08-20 - A61B17/17
  • 本发明涉及椎弓根钉道开孔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钉道开路导向丝攻装置。该种钉道开路导向丝攻装置,包括克氏针、开路器和丝攻器,开路器包括第一导杆和第一提手,第一导杆内部设置有能够穿过克氏针的第一导向孔,第一导杆其中一端的外壁上设置有钻孔头,第一导杆另一端与第一提手连接本发明在椎弓根螺钉安装前对进行钉道开孔,使得椎弓根螺钉能够准确且顺利地安装在上。
  • 寰枢椎钉道开路导向装置
  • [实用新型]钉道开孔装置-CN202120890166.0有效
  • 许卫红;许正权;田康勇;李贵双 - 许卫红
  • 2021-04-23 - 2021-12-07 - A61B17/17
  • 本实用新型涉及椎弓根钉道开孔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钉道开孔装置。该种钉道开孔装置,包括克氏针、开路器和丝攻器,开路器包括第一导杆和第一提手,第一导杆内部设置有能够穿过克氏针的第一导向孔,第一导杆其中一端的外壁上设置有钻孔头,第一导杆另一端与第一提手连接;丝攻器包括第二导杆本实用新型在椎弓根螺钉安装前对进行钉道开孔,使得椎弓根螺钉能够准确且顺利地安装在上。
  • 寰枢椎钉道开孔装置
  • [发明专利]假体结构及多孔填充方法-CN202210853177.0在审
  • 汪强兵;冯科瀚;张莹;郑晓川 - 广州赛隆增材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 2022-07-20 - 2022-11-01 - A61F2/44
  • 本发明涉及一种假体结构和多孔填充方法,所述假体结构包括:框架、第一固定管、第二固定管及填充件。在使用过程中,使用骨钉等紧固件穿入第一固定管,置入锥C1的下表面,使得框架本体和填充件固定在锥C1上,并且使用骨钉等紧固件穿入第二固定管,置入颈椎体的上表面,使得框架本体和填充件固定在颈椎体上。由于第一开口的截面面积大于第二开口的截面面积,使得结构整体呈倒锥式结构,与人体结构形态大体相仿,复合生物学力传导特性,有利于降低松动与塌陷风险,通过骨钉置入的方式有利于确保假体结构的前期稳定性,
  • 枢椎假体结构多孔填充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脱位撑开复位的撑开器-CN202110392719.4有效
  • 陈金兰;曾小蕊;许怡玲;江志华 - 陈金兰
  • 2021-04-13 - 2022-05-06 - A61B17/02
  •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用于脱位撑开复位的撑开器。该种用于脱位撑开复位的撑开器,所述驱动机构用于控制第一撑片、第二撑片反向移动进行撑开和相向移动进行合拢,所述第一撑片上开有沿第一撑片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滑道,所述第一滑道底部开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撑片上开有沿第二撑片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滑道本发明的用于脱位撑开复位的撑开器,撑开过程中通过驱动机构保证相应的体之间的间距,撑开后可实现释放双手,避免误操作;钛棒的固定过程中两端分别被限制,不会移动和倾斜,有效的节省手术时间和操作难度。
  • 一种用于寰枢椎脱位撑开复位
  • [发明专利]一种带有活动夹手臂的脱位后路复位器-CN202010061585.3在审
  • 马向阳;马浩天 - 马浩天
  • 2020-01-16 - 2020-05-08 - A61B17/70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带有活动夹手臂的脱位后路复位器,具有呈夹子状的限位架,夹子状限位架具有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于中部交点处交叉连接,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尾端作为手柄端,第一支架的首端安装用于椎骨支撑的支撑臂,第二支架的首端安装用于椎骨复位的夹手臂;本发明带有活动夹手臂的脱位后路复位器,复位操作简单,提供了额外的复位力量,且可以准确的控制复位距离,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后路复位力量不足,复位操作困难及复位效果不佳的问题;本发明还可用于除脱位外其它椎骨脱位的复位。
  • 一种带有活动手臂寰枢椎脱位后路复位
  • [发明专利]侧块关节融合器-CN202111381616.4在审
  • 赵伟峰;孙泽宇;李波;丁一 - 贵州省人民医院
  • 2021-11-22 - 2022-03-18 - A61F2/44
  • 本发明提供的侧块关节融合器,包括融合器本体,融合器本体含有上端面、下端面和环侧面,融合器本体在下端面上的投影为圆形、椭圆形、卵形、矩形、圆角矩形或长腰孔形中的任一种;上端面与环侧面之间的过渡处为第一实体结构采用本发明,不会被原骨吸收,具有足够的支撑强度,骨质生长融合确切,确保融合成功;减少了侧块反复植骨操作次数,大大降低了手术风险;术后稳定性高,患者康复快;使骨能够充分长入融合器,融合后的骨密度
  • 寰枢椎侧块关节融合
  • [实用新型]一种带有活动夹手臂的脱位后路复位器-CN202020096117.5有效
  • 马向阳;马浩天 -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
  • 2020-01-16 - 2020-11-13 - A61B17/70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带有活动夹手臂的脱位后路复位器,具有呈夹子状的限位架,夹子状限位架具有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于中部交点处交叉连接,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尾端作为手柄端,第一支架的首端安装用于椎骨支撑的支撑臂,第二支架的首端安装用于椎骨复位的夹手臂;本实用新型带有活动夹手臂的脱位后路复位器,复位操作简单,提供了额外的复位力量,且可以准确的控制复位距离,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后路复位力量不足,复位操作困难及复位效果不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还可用于除脱位外其它椎骨脱位的复位。
  • 一种带有活动手臂寰枢椎脱位后路复位
  • [实用新型]侧块关节融合器-CN202122853173.6有效
  • 赵伟峰;孙泽宇;李波;丁一 - 贵州省人民医院
  • 2021-11-22 - 2022-06-14 - A61F2/44
  •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侧块关节融合器,包括融合器本体,融合器本体含有上端面、下端面和环侧面,融合器本体在下端面上的投影为圆形、椭圆形、卵形、矩形、圆角矩形或长腰孔形中的任一种;上端面与环侧面之间的过渡处为第一实体结构采用本实用新型,不会被原骨吸收,具有足够的支撑强度,骨质生长融合确切,确保融合成功;减少了侧块反复植骨操作次数,大大降低了手术风险;术后稳定性高,患者康复快;使骨能够充分长入融合器,融合后的骨密度
  • 寰枢椎侧块关节融合
  • [实用新型]一种提拉复位器-CN202221366151.5有效
  • 原所茂;魏斌 - 原所茂;魏斌;大博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22-06-02 - 2023-01-10 - A61B17/70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提拉复位器,包括颅骨锚定钩、角度调节件、抵接组件和连接套筒;连接套筒套设在抵接组件上;抵接组件的一端凸设于连接套筒;颅骨锚定钩的第一端与连接套筒转动连接角度调节件的第一端与颅骨锚定钩连接,角度调节件的第二端与连接套筒抵接,所述颅骨锚定钩和所述连接套筒间成预设角度;本实用新型通过颅骨锚定钩与颅骨固定,直接施力与骨质,这明显提高了复位力量,并配合角度调节件、抵接组件和连接套筒等结构,实现周围的韧带发生缓慢变化,而最终实现脱位的逐渐提拉复位,且整体结构简单,这大大增加提拉手术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 一种寰枢椎提拉复位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