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2585240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一种双站前视探地雷达快速时域成像方法-CN202011158863.3在审
  • 王大伟;杨罡;张娜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2020-10-26 - 2021-03-02 - G01S13/88
  • 本申请涉及一种双站前视探地雷达快速时域成像方法,涉及雷达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预设划分规则将根据运动雷达和静止雷达获得的合成孔径划分为多级子孔径,每一级子孔径的子孔径均包括至少两个上一级子孔径的子孔径;根据划分后获得的第一级子孔径,计算获得第一级子孔径对应的子图像;根据各级子孔径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一级子孔径对应的子图像,进行循环递归计算,获得各级子孔径对应的子图像;根据各级子孔径对应的子图像,计算获得全孔径最终图像。本申请采用子孔径和子图像处理技术,在保持时域成像方法高精度的同时,降低时域成像方法的运算量,从而提高了成像处理的效率。
  • 一种双站前视探雷达快速时域成像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双站圆周探地雷达快速时域成像方法及系统-CN202011157378.4在审
  • 杨罡;王大伟;李永祥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2020-10-26 - 2021-03-02 - G01S13/88
  • 本申请涉及一种双站圆周探地雷达快速时域成像方法及系统,涉及雷达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预设划分规则将合成孔径划分为多级子孔径,各下一级子孔径的子孔径均包括至少两个上一级子孔径的子孔径;根据划分后获得的第一级子孔径,计算获得第一级子孔径对应的子图像;根据各级子孔径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一级子孔径对应的子图像,进行循环递归计算,获得各级子孔径对应的子图像;根据各子图像,计算获得全孔径最终图像。本申请采用多级子孔径和子图像处理技术,在保持时域成像方法高精度的同时,降低时域成像方法的运算量,从而提高了成像处理的效率。
  • 一种圆周雷达快速时域成像方法系统
  • [发明专利]采用注入的自对准图案化-CN201210102555.8有效
  • 解子颜 -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2012-04-09 - 2013-07-03 - H01L21/31
  • 一种制造半导体器件的多个部件的方法包括在硅上方提供介电,以及蚀刻介电和硅从而在介电和硅中形成多个第一孔径,其中将多个第一孔径中的邻近孔径分开第一间距。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在介电中蚀刻多个第二孔径,多个第二孔径中的每个孔径都具有比所述多个第一孔径中的相应孔径更大的宽度并且以所述多个第一孔径中的相应孔径为中心;将多个掺杂剂注入到通过介电中的多个第二孔径对准的硅中,其中,将硅的掺杂部分分开小于第一间距的第二间距;以及去除硅的未掺杂部分。
  • 采用注入对准图案
  • [发明专利]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CN202010428979.8在审
  • P·H·格拉赫;R·金 - 通快光电器件有限公司
  • 2016-05-31 - 2020-08-21 - H01S5/042
  • 本公开涉及一种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100),其包括第一电接触部(105)、基底(110)、第一分布式布拉格反射器(115)、有源(120)、第二分布式布拉格反射器(130)和第二电接触部(135)。所述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包括至少两个电流孔径(125),所述至少两个电流孔径被布置在所述有源(120)下方或上方,其中,所述电流孔径(125)中的每个包括一个AlyGa(1‑y)As,其中,所述至少两个电流孔径(125)中的第一电流孔径(125a)相比于所述至少两个电流孔径(125)中的第二电流孔径(125b)被布置为更靠近所述有源(120),其中,所述第一电流孔径(125a)包括第一电流孔径(122a),所述第一电流孔径具有相比于所述第二电流孔径(125b)的第二电流孔径(122b)更大的尺寸。
  • 垂直发射激光器
  • [发明专利]复合微孔过滤板及其制造方法-CN201410730180.9有效
  • 张建东;张蛟迪 - 张建东
  • 2014-12-04 - 2015-03-04 - B01D39/14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微孔过滤板及其制造方法,所述过滤板包括:依次相互贴合的过滤、过渡和结构;所述过滤、所述过渡和所述结构均采用微孔结构,所述过滤孔径为0.1-100微米,所述过渡孔径大于所述过滤孔径,所述结构孔径大于所述过渡孔径。本发明的复合微孔过滤板,由于过滤、过渡和结构孔径依次增大,不易发生堵塞,能够很好的进行固液分离作业且易于清洗和维护。
  • 复合微孔过滤及其制造方法
  • [实用新型]一种多层吸声结构-CN201721035633.1有效
  • 向东;李珍;王斌;韩培冬 - 成都诺沃科技有限公司
  • 2017-08-17 - 2018-04-20 - G10K11/16
  •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多层吸声结构,包括底板和位于底板上的多孔吸声,多孔吸声包括多孔面层和位于多孔面层下方的多层多孔衰减,多孔衰减孔径由上到下依次减小,多孔面层的孔径小于最上层多孔衰减孔径通过设置多孔面层和多层多孔衰减,并且多孔衰减孔径由上到下依次减小,且所述多孔面层的孔径小于最上层多孔衰减孔径,即声波入射面处多孔材料的孔径较小,随后孔径突然变大,之后各层孔径逐渐减小,能够减少声波通过材料后的透射
  • 一种多层吸声结构
  • [发明专利]同时控制孔径不同开口的孔径差的方法与蚀刻工艺-CN200510126850.7有效
  • 周珮玉;廖俊雄 - 联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2005-11-24 - 2007-05-30 - H01L21/311
  • 一种同时控制孔径不同开口的孔径差的方法。此孔径不同开口的工艺是先于目标材料上形成抗反射及图案化的光致抗蚀剂,此光致抗蚀剂具有孔径不同的第一、第二开口图案。接着以光致抗蚀剂为掩模依序蚀刻抗反射与材料,以于对应第一、第二开口图案的材料中形成第一、第二开口,其中所采用的蚀刻配方使得第一开口的孔径小于第一开口图案,而形成第一孔径差;并使得第二开口的孔径小于第二开口图案,而形成第二孔径差,其与第一孔径差之间的差值称相对孔径差。本方法的特征在于:在蚀刻抗反射时,将影响前述相对孔径差的一项蚀刻参数设定为第一数值;且在蚀刻材料时,将此蚀刻参数设定为第二数值,此第二数值异于第一数值。
  • 同时控制孔径不同开口方法蚀刻工艺
  • [实用新型]一种3D打印人造血管-CN202020169011.3有效
  • 陈剑锋;杜广武 - 上海畅迪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2020-02-14 - 2020-11-03 - A61F2/06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3D打印人造血管,在径向方向上包括六纳米纤维,由内至外依次为第1~第6,每一纳米纤维均设置有微孔结构,且第1~第6的微孔孔径逐渐增大,第1孔径范围为0.5微米‑10微米;第2孔径范围为5微米‑20微米;第3孔径范围为10微米‑40微米;第4孔径范围为20微米‑80微米;第5孔径范围为40微米‑160微米;第6孔径范围为80微米‑320微米。
  • 一种打印人造血管
  • [发明专利]平面数字图像传感器-CN201780057031.2有效
  • K·梅拉卡里;M·尤霍拉 -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 2017-09-12 - 2021-01-22 - H04N5/232
  • 一种装置包括处理单元,该处理单元被配置成获得由数字图像传感器捕获的初步数字图像帧的初步图像数据,该数字图像传感器包括传感器,该传感器包括像素阵列;遮挡,该遮挡包括定位在对应于光敏像素的定位和大小的孔径域(aperture sites)内的微孔径阵列;以及透镜,该透镜包括定位在透镜域(lens sites)内的微透镜阵列。微孔径定位在孔径域中由孔径密度函数限定的孔径位置处。处理单元被进一步配置成获得孔径密度函数;以及遮挡相对于透镜的当前定位与其参考相对定位之间的位置差异;并且基于初步图像数据、位置差异和孔径密度函数来重构输出数字图像帧。
  • 平面数字图像传感器
  • [发明专利]分离膜-CN201310492646.1有效
  • 谢志成;刘凯中 - 北京中天元环境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2013-10-18 - 2014-01-22 - B01D69/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离膜,包括控制、载体和位于控制和载体之间的过渡,其中控制上膜孔的平均孔径小于载体上膜孔的平均孔径,过渡上膜孔的平均孔径介于载体上膜孔的平均孔径和同侧的控制上膜孔的平均孔径之间,并且其中过渡为多层膜结构,该多层膜结构至少包括依次布置的三,其中该三的中间膜的膜孔的平均孔径分别大于位于其两侧的两侧膜上膜孔的平均孔径。因此使得经过控制的待分离物再进入过渡后,可以得到两侧膜的两次过滤分离,从而更好地拦截由于控制的误差进入的较大杂质,使得分离物的颗粒分布范围更窄,即提高了分离物的分布均匀性。
  • 分离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