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活性氧耐受的二氰基异佛尔酮荧光探针、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928814.6 | 申请日: | 2022-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971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2 |
发明(设计)人: | 张群林;饶夏冰;余欢;路大鹏;施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323/12 | 分类号: | C07C323/12;C07C319/20;C07C253/30;C07C255/44;C09K11/06;G01N21/64;G01N11/00;A61K49/00 |
代理公司: | 合肥昊晟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3 | 代理人: | 王林 |
地址: | 230022***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荧光探针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活性氧耐受的二氰基异佛尔酮荧光探针、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以二氰基异佛尔酮为荧光团,选用缩硫酮和甲酸两种小分子分别与二氰基异佛尔酮通过缩合反应,制备得到探针DCN‑SS‑R和DCN‑C。本发明荧光探针DCN‑SS‑R和DCN‑C的荧光发射均不受溶剂极性的影响,仅与环境粘度成正相关,并具有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pH稳定性强,生物相容性好等特点,以及对活性氧表现出显著的耐受性;在线粒体/溶酶体共定位实验中,探针DCN‑SS‑R和DCN‑C对线粒体均具有良好的靶向特性,可实现时时监测线粒体中的粘度波动,在生物检测和线粒体粘度相关疾病诊断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性氧 耐受 二氰基异佛尔酮 荧光 探针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主权项】:
暂无信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医科大学,未经安徽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2210928814.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速率优化的拥塞管理
- 下一篇:一种用于旅游管理的场景展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