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金属薄壁管冲击液压复合成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90686.8 | 申请日: | 2019-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473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伟;范祥文;徐波;李玉寒;梁惠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D26/049 | 分类号: | B21D26/049;B21D26/047;B21D26/045 |
代理公司: | 45117 南宁东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巢雄辉;裴康明<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541200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金属薄壁管冲击液压复合成形装置,包括有压力机的上工作台和下工作台以及置液容器和进给单元,进给单元包括有缸筒、活塞杆和密封堵头,置液容器内安装有下模具,上工作台下方中间安装有上模具,进给单元安装在置液容器的两侧的侧孔上,上模具两侧均设有安装在上工作台两端的内斜滑块和外斜滑块,内斜滑块位于所述外斜滑块的内侧,且内斜滑位于缸筒上方并与缸筒上的凸台相配合以实现缸筒的水平运动,外斜滑块位于活塞杆的上方并与活塞杆配合以实现活塞杆的水平运动。本实用新型无需专用的内压力源,成形效率高,可实现均匀的成形,有效避免薄壁管易弯折、压扁、破裂等情况。 | ||
搜索关键词: | 滑块 活塞杆 缸筒 进给单元 上工作台 液容器 内斜 外斜 本实用新型 水平运动 上模具 压力机 金属薄壁管 成形效率 成形装置 下工作台 液压复合 薄壁管 封堵头 内压力 下模具 专用的 侧孔 成形 凸台 弯折 压扁 配合 破裂 | ||
【主权项】:
1.金属薄壁管冲击液压复合成形装置,包括有压力机的上工作台(6)和下工作台(7);所述下工作台(7)上面设有置液容器(1),所述置液容器(1)内安装有下模具(4);所述上工作台(6)下方中间安装有上模具(5),所述上模具(5)位于所述下模具(4)正上方;其特征在于:/n所述置液容器(1)的两侧开设有用以安装进给单元的侧孔,所述进给单元包括有缸筒(8)、活塞杆(9)和密封堵头(10),所述缸筒(8)活动安装在所述置液容器(1)的侧孔上,所述缸筒(8)的内端位于所述置液容器(1)内、外端位于所述置液容器(1)外,所述活塞杆(9)部分位于所述缸筒(8)内,所述活塞杆(9)的外端部为斜面,所述活塞杆(9)的内端部设有第一密封圈(11),所述缸筒(8)的外端部设有凸台(12),所述凸台(12)的外侧面为斜面,所述密封堵头(10)安装在所述缸筒(8)的内端部上,所述密封堵头(10)设有连通所述缸筒(8)的内部以及所述密封堵头(10)的外端部的注液孔(13);/n所述上模具(5)两侧均设有安装在所述上工作台(6)两端的内斜滑块(2)和外斜滑块(3),所述内斜滑块(2)位于所述外斜滑块(3)的内侧,且所述内斜滑块(2)的底部高于所述外斜滑块(3)的底部;/n所述内斜滑块(2)位于所述缸筒(8)的上方,所述内斜滑块(2)的底部设有先倾斜再竖直的结构并与所述凸台(12)的斜面相配合以便于压力机的上工作台(6)下行时所述内斜滑块(2)先挤压所述凸台(12)做水平运动再保持凸台(12)静止不动,所述内斜滑块(2)的底部设有能够让所述缸筒(8)通过的缺口(14);所述外斜滑块(3)位于所述活塞杆(9)的上方并与所述活塞杆(9)的斜面相配合以便于压力机的上工作台(6)下行时所述外斜滑块(3)挤压所述活塞杆(9)做水平运动。/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20390686.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