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M-赛隆结合碳化硅陶瓷升液管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53142.3 | 申请日: | 2019-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564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程之勇;唐竹兴;程彦森;白佳海;何静;谭立新;冯锐;寇连星;高增丽;张海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营新科信特陶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565 | 分类号: | C04B35/565;C04B35/597;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宋风娥 |
地址: | 2572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M‑赛隆结合碳化硅陶瓷升液管的制备方法,将铝溶胶、硅溶胶、金属硅粉和金属铝粉外加M均匀混合后干燥制成混合粉体1,然后加入碳化硅粉体混合均匀后制成混合粉体2,混合粉体2经等静压成型后烧制成M‑赛隆结合碳化硅陶瓷升液管。本发明其优点在于采用了铝溶胶、硅溶胶、金属硅粉和金属铝粉为原料,使得物相混合更加均匀,烧制过程中生成氮化硅和氮化铝,新生成的氮化硅和氮化铝活性高,使得其与铝溶胶和硅溶胶中的氧化铝和氧化硅反应生成赛隆的温度更低,通过改变组成和烧成温度调整赛隆相的膨胀系数,使之与碳化硅的膨胀系数相匹配,提高M‑赛隆结合碳化硅陶瓷升液管的使用寿命。 | ||
搜索关键词: | 赛隆 碳化硅陶瓷 升液管 混合粉体 硅溶胶 铝溶胶 金属硅粉 金属铝粉 膨胀系数 氮化硅 氮化铝 制备 等静压成型 碳化硅粉体 使用寿命 温度调整 活性高 碳化硅 氧化硅 氧化铝 烧成 匹配 烧制 | ||
【主权项】:
1.M‑赛隆结合碳化硅陶瓷升液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铝溶胶、硅溶胶、金属硅粉和金属铝粉外加M均匀混合后干燥制成混合粉体1,然后加入碳化硅粉体混合均匀后制成混合粉体2,再将混合粉体2经等静压成型后烧制成M‑赛隆结合碳化硅陶瓷升液管,其中,M为氧化钇,或氧化镁,或氧化钡,或氧化铌,或氧化镨,或氧化钛,或氧化钐,具体步骤如下:(1)混合粉体1的制备:将氧化铝含量为10~30%的铝溶胶:二氧化硅含量为10~30%的硅溶胶:粒度为3~20μm的金属硅粉:粒度为3~20μm的金属铝粉以重量百分比为51~80:29~14:10~3:10~3的比例外加上述4种组分重量之和的1~15%的M均匀混合经干燥后制成混合粉体1;(2)混合粉体2的制备:将混合粉体1:粒度为3μm~2mm碳化硅粉体以重量百分比为38~72:62~28的比例均匀混合后成制混合粉体2;(3)M‑赛隆结合碳化硅陶瓷升液管坯体的制备:将混合粉体2均匀装入M‑赛隆结合碳化硅陶瓷升液管模具内在100~300MPa.压力下等静压成型,制成M‑赛隆结合碳化硅陶瓷升液管坯体;(4)将制成的M‑赛隆结合碳化硅陶瓷升液管坯体在450℃~600℃的温度范围内缓慢升温4~8小时,在620℃的温度下保温2~4小时,再在1300~1400℃的温度范围内缓慢升温4~8小时,在1420℃的温度下保温2~4小时,然后在1420~1550℃的温度下烧制2~4小时制成M‑赛隆结合碳化硅陶瓷升液管。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营新科信特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东营新科信特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553142.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