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六堡茶自动翻堆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46760.8 | 申请日: | 2019-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371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均伟;谢加仕;黎祥;张恒晋;刘智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梧州中茶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8 | 分类号: | A23F3/08 |
代理公司: | 南宁深之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23 | 代理人: | 徐国华 |
地址: | 543004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六堡茶自动翻堆机构,包括翻茶装置、动力装置、扬茶输送带及轨道系统;所述翻茶装置与动力装置连接;所述扬茶输送带设置在翻茶装置的后方;所述轨道系统设置在翻茶装置及动力装置下方;所述翻茶装置包括设置在翻茶装置前半部分的耙茶区及设置在翻茶装置后半部分的翻茶区;所述动力装置包括机壳及设置在机壳内的耙茶电机及翻茶电机;所述轨道系统包括翻茶运动轨道、线道及整体运动轨道;所述翻茶装置及动力装置通过轨道系统移动。本发明设计巧妙,灵活性及实用性强,自动化程度高,能够有效帮助进行六堡茶渥堆发酵过程中的翻堆操作,非常适合在实际生产中使用。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装置 轨道系统 六堡茶 翻堆 输送带 茶区 电机 动力装置连接 运动轨道 整体运动 渥堆发酵 线道 自动化 移动 轨道 帮助 生产 | ||
【主权项】:
1.一种六堡茶自动翻堆机构,包括翻茶装置(1)、动力装置(2)、扬茶输送带(3)及轨道系统(4);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茶装置(1)与动力装置(2)连接;所述扬茶输送带(3)设置在翻茶装置(1)的后方;所述轨道系统(4)设置在翻茶装置(1)及动力装置(2)下方;所述翻茶装置(1)包括设置在翻茶装置(1)前半部分的耙茶区(5)及设置在翻茶装置(1)后半部分的翻茶区(6);在所述翻茶装置(1)上设有耙茶轮(7);围绕所述耙茶轮(7)至少连接有三组耙茶杆(8);每组所述耙茶杆(8)的端部均设有耙头(9);在所述翻茶区(6)上设有翻茶轮(10);围绕所述翻茶轮(10)上至少连接有六组翻茶固定杆(11);每组所述翻茶固定杆(11)的端部均连接有翻茶连接杆(12);在所述翻茶连接杆(12)上设置有翻茶板(13);每组所述翻茶固定杆(11)与翻茶连接杆(12)之间都形成钝角;所述翻茶装置(1)的后部连接两头开口的有茶罩(14);所述扬茶输送带(3)铰接在茶罩(14)后方;所述动力装置(2)包括机壳(15)、耙茶电机(16)及翻茶电机(17);所述耙茶电机(16)及翻茶电机(17)均设置在机壳(15)内;所述耙茶电机(16)的转子Ⅰ(42)与翻茶电机(17)的转子Ⅱ(18)均伸出机壳(15),并分别与耙茶轮(7)及翻茶轮(10)连接;所述轨道系统(4)包括翻茶运动轨道(19)、线道(20)及整体运动轨道(21);一组所述线道(20)设置在两组所述翻茶运动轨道(19)的中间;在所述翻茶装置(1)与动力装置(2)的底部分别设有两组动力轮Ⅰ(22);所述动力轮Ⅰ(22)的中间设有动力轮电机Ⅰ(23);所述动力轮Ⅰ(22)套在翻茶运动轨道(19)内;在所述动力装置(2)的底部设有电源插口(24);在所述线道(20)内设有连接电源的线缆(25);所述电源插口(24)与线缆(25)连接;在所述翻茶运动轨道(19)及线道(20)两端的底部均设有动力轮Ⅱ(38); 每组所述动力轮Ⅱ(38)内均设有动力轮电机Ⅱ(39);两组所述整体运动轨道(21)分别设置在翻茶运动轨道(19)与线道(20)的两端,并与所述翻茶运动轨道(19)及线道(20) 垂直;所述动力轮Ⅱ(38)套入整体运动轨道(21)内;在所述动力装置(2)内还设有基于单片机建立的控制系统;所述耙茶电机(16)、翻茶电机(17)、扬茶输送带(3)、动力轮电机Ⅰ(23)及动力轮电机Ⅱ(39)均通过常规方式连接控制系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梧州中茶茶业有限公司,未经梧州中茶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446760.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损坏的苗族茶叶压扁装置
- 下一篇:水果茶及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