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聚光分频光伏光热与双联合朗肯循环技术的分布式冷热电连供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76439.1 | 申请日: | 2018-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343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冯永强;王春雨;王谦;韩新月;王爽;刘馨琳;陈显达;黄乾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F01K23/10 | 分类号: | F01K23/10;F01K23/06;F01K25/10;F01K23/04;F02G5/04;F01K11/00;H02S40/44;F24F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聚光分频光伏光热与双联合朗肯循环技术的分布式冷热电连供系统,包括缸套水余热回收子系统、双联合朗肯循环余热回收发电子系统、聚光分频光伏光热装置、热泵循环供热/供冷子系统、AC/DC逆变器、控制器、DC/AC逆变器、蓄电池,利用天然气在内燃机中燃烧产生电力,回收内燃机产生的高温烟气余热和高温缸套水余热用于发电;利用太阳光通过聚光和分频技术,将部分太阳光用于光伏电池发电,本实用新型具有能量利用效率高,能量利用方式合理;不受地区、气候、时间变化的影响,可实现稳定能量输出的同时又能根据用户需求实现个性化能量输出;结构紧凑、易于模块化安装;实现新能源与传统能源结合,达到节能减排与保护环境的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分频 聚光 朗肯循环 本实用新型 内燃机 缸套水 冷热电 太阳光 光热 光伏 余热回收子系统 高温烟气余热 光伏光热装置 能量利用效率 余热回收发电 蓄电池 供冷子系统 模块化安装 传统能源 光伏电池 节能减排 能量利用 能量输出 热泵循环 稳定能量 用户需求 控制器 发电 联合 新能源 余热 个性化 供热 天然气 燃烧 回收 输出 气候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聚光分频光伏光热与双联合朗肯循环技术的分布式冷热电连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缸套水余热回收子系统(a)、双联合朗肯循环余热回收发电子系统、聚光分频光伏光热装置、热泵循环供热/供冷子系统(e)、AC/DC逆变器(27)、控制器(28)、DC/AC逆变器(29)、蓄电池(30);所述缸套水余热回收子系统(a)由内燃机发电机组(1)、第二换热器(2)、第二工质泵(3)通过不锈钢管道连接形成闭合的缸套水循环回路,所述第二换热器(2)与低温循环系统(c)耦合;所述内燃机发电机组(1)通过导线连接AC/DC逆变器(27);所述双联合朗肯循环余热回收发电子系统包括高温循环系统(b)和低温循环系统(c);所述高温循环系统(b)由第一换热器(6)、第一膨胀机(7)、第一发电机(8)、第一冷凝器(9)、第一工质泵(10)通过不锈钢管道连接形成闭合的工质循环回路;所述低温循环系统(c)由第二换热器(2)、第一冷凝器(9)、第一流量调节阀(12)、第一流量计(11)、第二膨胀机(13)、第二发电机(14)、第二冷凝器(15)、第三工质泵(16)通过不锈钢管道连接形成闭合的工质循环回路,高温循环系统(b)和低温循环系统(c)通过第一冷凝器(9)耦合;所述第一发电机(8)和第二发电机(14)通过导线传递到AC/DC逆变器(27);所述热泵循环供热/供冷子系统(e)由第二流量调节阀(21)、第二流量计(20)、第三冷凝器(22)通过不锈钢管道串联成一条通道后,与由第三流量调节阀(24)、第三流量计(23)、吸收式制冷机组(25)通过不锈钢管道串联所行成的另一条通道并联后再与第三换热器(17)、压缩机(18)、电动机(19)、第四工质泵(26)通过不锈钢管道连接形成闭合的工质循环回路,所述聚光分频光伏光热装置由光伏部分(5)和光热部分(4)组成;所述光热部分(4)连接第三换热器(17),所述光伏部分(5)连接控制器(28)。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0976439.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