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核磁共振陀螺仪的微小型集成化原子气室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20642124.3 申请日: 2018-05-02
公开(公告)号: CN208059898U 公开(公告)日: 2018-11-06
发明(设计)人: 汪宝旭;朱明智;舒强;杨飞;邓东阁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
主分类号: G01C19/60 分类号: G01C19/60
代理公司: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代理人: 杨春
地址: 621908***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核磁共振陀螺仪的微小型集成化原子气室,包括充气管、气室基体、气室顶板和气室底板组成,气室基体为梯形台结构,其开设有中心通孔,其底面开设有导流槽和过渡槽,气室基体的四个倾斜侧面均为反射面,气室顶板和气室底板均为矩形板,气室基体的顶面和底面分别密封连接气室顶板和气室底板,中心通孔由气室顶板和气室底板封堵并构成气室腔体;气室底板开设有与充气管连接的导气孔,充气管、导气孔、过渡槽、导流槽和气室腔体依次连通。该原子室有利于核磁共振陀螺仪的小型化,组成件数量少,可将壁厚做的更厚,而且密封连接面也更大,提高了原子气室的结构强度和密封性,核磁共振陀螺仪能够实现双光路探测。
搜索关键词: 气室顶板 核磁共振 室底板 陀螺仪 气室 原子气室 充气管 密封连接 中心通孔 导流槽 导气孔 过渡槽 集成化 微小型 底面 本实用新型 梯形台结构 气室底板 气室腔体 倾斜侧面 依次连通 反射面 矩形板 密封性 双光路 组成件 壁厚 顶面 封堵 室腔 探测
【主权项】:
1.一种用于核磁共振陀螺仪的微小型集成化原子气室,包括气室壳体和充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室壳体由气室基体、气室顶板和气室底板组成;所述气室基体为梯形台结构,其中心位置开设有贯穿顶面和底面的中心通孔,其底面开设有条形的导流槽和圆形的过渡槽,所述过渡槽、所述导流槽和所述中心通孔依次连接,所述过渡槽位于所述气室基体底面的其中一角处,所述气室基体的四个倾斜侧面均为反射面;所述气室顶板和所述气室底板均为矩形板,所述气室顶板密封连接在所述气室基体的顶面,所述气室底板密封连接在所述气室基体的底面,所述中心通孔由所述气室顶板和所述气室底板封堵并构成气室腔体;所述气室底板的其中一角处开设有与所述过渡槽相对应的导气孔,所述充气管连接在所述导气孔处,所述充气管、所述导气孔、所述过渡槽、所述导流槽和所述气室腔体依次连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0642124.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匀场线圈优化设计、制作方法及其结构-201910438954.3
  • 邓东阁;朱明智;舒强;汪宝旭;杨飞;吴文凯;邱勇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
  • 2019-05-24 - 2019-07-30 - G01C19/60
  • 本发明公开了匀场线圈的优化设计、制作方法及其结构,涉及核磁共振陀螺技术领域,设计流程包括:S1、确定待优化参数r0、L0、D、m和e;S2、建立优化模型,确定r0、L0、D、m和e;S3、根据r0、L0、D、m和e,设计满足约束条件体积最小的匀场线圈;制作方法包括:S1、确定基板;S2、选取通电导线;S3、通电导线安装在基板上;S4、连通每行通电导线;S5,连接公头与连接母头插接;通过该方法制作的匀场线圈在满足线圈磁场幅值及均匀度约束同时可控制线圈体积;通电导线电流方向与基板中心轴线垂直,减小杂散磁场;输出导线与连接线之间电流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设置,可以抵消连接线产生的杂散磁场,保证线圈磁场精度。
  • 一种原子气室碱金属位置调整装置-201611177714.5
  • 周斌权;房建成;彭金鹏;郝杰鹏;雷冠群;胡朝晖;全伟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2016-12-19 - 2019-07-23 - G01C19/6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子气室碱金属位置调整装置,包括加热片、上部导热硅胶模具、原子气室、下部导热硅胶模具、TEC制冷片、用于加热片PID控制的温度传感器、隔热片、用于TEC制冷片PID控制的温度传感器、加热片的PID温度控制系统和TEC制冷片的PID温度控制系统,待处理气室被上部导热硅胶模具和下部导热硅胶模具两部分夹持在中间,可以将原子气室中的碱金属全部汇聚到气室尾管内。本发明可以提升原子气室的通光性能、惰性气体原子弛豫时间,并减小核子的电四极分裂。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原理简单,效果显著,装置便于搭建,方法易于实施,通过该方法处理的原子气室,可以广泛应用到原子钟、原子磁场测量以及原子惯性测量等领域。
  • 一种小型化核磁共振陀螺仪-201510845609.3
  • 雷兴;闻茗萱;李俊;李攀;刘元正 - 中国航空工业第六一八研究所
  • 2016-03-08 - 2019-05-21 - G01C19/60
  • 本发明属于惯性测量领域的陀螺仪装置,涉及一种小型化的核磁共振原子陀螺仪。所述小型化核磁共振原子陀螺仪包括充有碱金属以及惰性气体的混合气体的真空气室,真空气室顶部内部镀有反射膜;释放用于抽运和检测的光束的激光器置于真空气室底部;在激光器两边对称放置两个探测器用于检测转速信号;用于产生横向振荡磁场的亥姆霍兹线圈设置在真空气室两侧;用于产生原子核拉莫尔进动所需静态磁场的螺线圈围绕真空气室、激光器、亥姆霍兹线圈组成的光学系统,螺线圈外部采用屏蔽结构进行磁屏蔽。本发明在降低陀螺体积的同时,有效降低由于光强抖动对陀螺精度造成的影响,提升陀螺精度。
  • 一种提供核磁共振陀螺三轴均匀磁场的柔性PCB线圈-201811285725.4
  • 张燚;汪之国;罗晖;江奇渊;熊志强;夏涛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2018-10-31 - 2019-03-19 - G01C19/60
  •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供核磁共振陀螺三轴均匀磁场的柔性PCB线圈。该柔性PCB线圈的设计方案包括三步骤:1磁场强度和磁场均匀度的理论模型计算和参数确定,2、在开孔磁屏蔽作用下的参数优化和检验,3、柔性PCB板的布线与制作。本发明将NMRG所需xyz方向三轴磁场线圈集成在一张PCB上,更有利于NMRG的小型化与集成化。采用移位并列出线与交点拉开等布线技术,一方面实现了出线磁场的抵消,提高了磁场均匀性,另一方面减少了PCB所需层数,有效降低了PCB加工难度。该线圈具有磁场均匀性高、考虑磁屏蔽与线圈磁场的耦合、易安装、易于小型化、制作简单、加工精度高等特点。
  • 一种用于核磁共振陀螺仪的微小型集成化原子气室-201820642124.3
  • 汪宝旭;朱明智;舒强;杨飞;邓东阁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
  • 2018-05-02 - 2018-11-06 - G01C19/60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核磁共振陀螺仪的微小型集成化原子气室,包括充气管、气室基体、气室顶板和气室底板组成,气室基体为梯形台结构,其开设有中心通孔,其底面开设有导流槽和过渡槽,气室基体的四个倾斜侧面均为反射面,气室顶板和气室底板均为矩形板,气室基体的顶面和底面分别密封连接气室顶板和气室底板,中心通孔由气室顶板和气室底板封堵并构成气室腔体;气室底板开设有与充气管连接的导气孔,充气管、导气孔、过渡槽、导流槽和气室腔体依次连通。该原子室有利于核磁共振陀螺仪的小型化,组成件数量少,可将壁厚做的更厚,而且密封连接面也更大,提高了原子气室的结构强度和密封性,核磁共振陀螺仪能够实现双光路探测。
  • 一种主被动磁屏蔽方法-201410571671.3
  • 郑辛;秦杰;汪世林;杨磊;高溥泽;韩文法;王宇虹;孙晓光 - 北京自动化控制设备研究所
  • 2014-10-23 - 2018-07-17 - G01C19/60
  • 本发明属于陀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磁共振陀螺用磁屏蔽方法。本发明的主被动磁屏蔽方法,包括:步骤一、被动屏蔽:在核磁共振陀螺的外部设置被动屏蔽层,所述屏蔽层为高导磁材料;步骤二、主动补偿:在核磁共振陀螺敏感结构的外部,被动屏蔽装置的内部设置主动补偿装置,所述主动补偿装置包括原子磁强计、三维磁场线圈和电流源。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现有磁屏蔽方法难以满足目前小体积核磁共振陀螺对环境磁场高效屏蔽要求的问题。本发明的方法在未增加核磁共振陀螺硬件部件的基础上,提高磁屏蔽性能。
  • 一种磁场惯性测量装置微弱光信号的前置放大器-201711379427.7
  • 周斌权;房建成;王婧;杨丹;吴文峰;陆麒麟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2017-12-20 - 2018-06-05 - G01C19/6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场惯性测量装置微弱光信号的前置放大器,该前置放大器包括2个硅光二极管,一路差分信号的自动消偏放大模块、两路光电信号的单通道监控模块。其中,2个硅光二极管的电流输出端反向并联提供差分信号,其余两路电流输出端分别作为单端监测的输入信号;差分信号的自动消偏放大模块包括跨阻放大电路,以及直流比例‑积分反馈回路,实现光电流中交流分量的低噪声放大功能;两路单通道监控模块分别用于实时监测2个硅光二极管的原始光强信息。本发明利用2个硅光二极管,在10k‑100k的频响范围内,实现了差分信号的自动消偏低噪声放大功能及2路原始信号的实时监测功能。
  • 一种用于微型核磁共振陀螺仪的磁补偿线圈结构件-201510206416.3
  • 何哲玺;王巍;王学锋;刘院省 - 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
  • 2015-04-27 - 2018-03-09 - G01C19/60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微型核磁共振陀螺仪的磁补偿线圈结构件,该结构件包括芯轴支架、横向磁补偿线圈和纵向磁补偿线圈。其中,芯轴支架为圆筒形,内部放置原子气室光路结构件,且外壁上设有绕线槽和贴片槽,用于固定横向磁补偿线圈和纵向磁补偿线圈。纵向磁补偿线圈采用漆包线绕制的圆形亥姆赫兹线圈结构,除了用于补偿陀螺仪的纵向剩余磁场,同时为陀螺仪提供均匀的静磁场。横向磁补偿线圈采用鞍形线圈的结构,用于补偿陀螺仪的横向剩余磁场,每个线圈独立供电,同时印制在一块柔性电路板上,弯绕贴覆在内层芯轴支架的安装槽内。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磁场均匀性好,结构更为紧凑,工艺性更好,易于安装、集成和维护。
  • 一种芯片级核磁共振原子陀螺仪表头-201410604174.9
  • 杜润昌;刘小赤 - 成都天奥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2014-10-30 - 2017-07-28 - G01C19/6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芯片级核磁共振原子陀螺仪表头,包括密闭结构,位于密闭结构内的激光光源、光学组件、光电探测器件、MEMS原子泡玻璃,所述激光光源为两个,光学组件也为两个并分别位于激光光源下方,MEMS原子泡玻璃位于光学组件下方,光学探测器件为两个,其中一个位于MEMS原子泡玻璃下方并位于其中一个激光光源正下方,另一个位于MEMS原子泡玻璃上方,所述MEMS原子泡玻璃内设有两个硅基反射面,所述其中一个激光光源所产生的光束经过其中一个硅基反射面后反射至另一个硅基反射面后反射至另一个光学探测器件。本发明结构特殊,解决了现有陀螺仪表头磁场波动大、测量精度不高的问题,并且体积小,应用广泛。
  • 一种利用分子电偶极矩进动测量转动角频率的方法-201611026581.1
  • 胡忠坤;柯毅;邓小兵 - 华中科技大学
  • 2016-11-15 - 2017-04-26 - G01C19/60
  • 本发明属于转动测量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利用分子电偶极矩进动测量转动角频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六面体密封容器内充入具有永久电偶极矩的气体分子;(2)在上电极板和下平行板构成的上下平行板电容器上施加电压;(3)在前电极板和后电极板构成的前后平行板电容器上施加射频电压,使六面体密封容器内产生x轴方向的射频电场E1,且产生的射频频率与处于某一转动态的所述气体分子在静电场E0下的电偶极矩进动频率相同;(4)电极化强度矢量在x‑y平面内进动并在左电极板和右电极板构成的左右平行板电容器上产生电压信号,获得电极化矢量的进动频率。本方法不需要对磁场进行屏蔽,且测量方法比较简单实用。
  • 一种核磁共振原子陀螺仪表头-201410139888.7
  • 曹远洪;杜润昌;杨林;王植彬 - 成都天奥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2014-04-09 - 2017-01-18 - G01C19/6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磁共振原子陀螺仪表头,主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乏一种高精度、低功耗、小体积的原子陀螺仪表头,不能满足人们需求的问题。该核磁共振原子陀螺仪表头,包括第一温控电路板,安装在第一温控电路板上、腔体内安装有原子泡和射频馈入装置的原子泡体,安装在第一温控电路板上的光源,位于光源与原子泡体之间、将光源发出的光分为相互垂直的两束光的组合镜片,以及通过支柱连接于第一温控电路板上方的第二温控电路板,所述原子泡体上设置有可使光源发出的光经过组合镜片后垂直照射到原子泡上的透光孔。通过上述方案,本发明达到了结构稳定,性能可靠的目的,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 一种核磁共振陀螺仪的磁场线圈结构-201510726117.2
  • 石猛;刘院省;王巍;王学锋;邓意成;王妍;周维洋;何哲玺 - 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
  • 2015-10-30 - 2016-03-23 - G01C19/60
  • 一种核磁共振陀螺仪的磁场线圈结构,包括内层圆柱筒(1)、外层圆柱筒(3)、鞍形线圈(2)和螺旋线(4);内层圆柱筒(1)外壁沿圆柱周长方向均匀分布有四个贴线槽,贴线槽上固定有柔性线路板,鞍形线圈(2)印制在柔性线路板上;鞍形线圈(2)与内层圆柱筒(1)共形,为长方形圈或正方形圈弯曲为弧形;所述鞍形线圈(2)的直边相互平行,且平行于内层圆柱筒(1)的轴线;外层圆柱筒(3)套在内层圆柱筒(1)和鞍形线圈(2)外侧,外层圆柱筒(3)外壁沿圆柱周长方向缠绕有螺旋线(4)。本发明应用螺旋线代替纵向的亥姆赫兹线圈,静磁场的均匀性得到提高,对陀螺仪的性能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 核磁共振陀螺仪敏感探测单元及该单元的制造方法-201410850404.X
  • 张鹏;陈海涛;孙帅;徐兴烨;黄辉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九研究所
  • 2014-12-31 - 2015-03-25 - G01C19/60
  • 核磁共振陀螺仪敏感探测单元及该单元的制造方法,涉及属于原子传感器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敏感探测单元精度低,不能满足核磁共振陀螺仪要求的问题。本发明所述的核磁共振陀螺仪敏感探测单元及该单元的制造方法,主体结构由3D打印技术打印完成,直接限定了各个元件的位置,VCSEL激光器发出的激光经起偏器起偏,然后经小焦距准直透镜准直,再经过1/4波片调整偏振态后射入核磁共振气室中,原子气室中的碱金属原子与惰性气体原子首先由泵浦光抽运至激发态,核磁共振气室的出射光射向光电探测器的光敏面,完成核磁共振信号的探测。适用于研制微结构核磁共振陀螺仪系统。
  • 一种相干布局囚禁原子钟和核磁共振原子陀螺仪一体化系统-201410605639.2
  • 杜润昌;刘小赤 - 成都天奥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2014-10-30 - 2015-01-14 - G01C19/6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相干布局囚禁原子钟和核磁共振原子陀螺仪一体化系统,该系统包括三轴线圈,设于三轴线圈内的原子泡,与三轴线圈连接的信号发生器,设于三轴线圈外用于核磁共振原子陀螺仪的检测光,以及用于核磁共振原子陀螺仪和芯片原子钟的抽运光,用于探测核磁共振原子陀螺仪的光检信号的第二光电探测器,用于探测芯片原子钟的CPT谐振信号的第一光电探测器;所述检测光与抽运光正交,所述第一光电探测器与抽运光之间还连接有第一稳频伺服环路和第二稳频伺服环路。本发明对缩小Micro-PNT的体积、功耗、重量有着极大的意义,并且有利于提高芯片原子钟的性能,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 一种芯片核磁共振陀螺仪物理单元装置-201410322514.9
  • 顾思洪;张奕;陈杰华;吴红卫;王远超 -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 2014-07-08 - 2014-09-17 - G01C19/6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芯片核磁共振陀螺仪物理单元装置,包括一个芯片级原子蒸汽室,其中原子蒸汽室由玻璃与刻有凹槽的硅片封闭而成,凹槽侧面作为反射激光的反射镜。原子蒸汽室中充有碱金属原子、惰性气体原子和缓冲气体。一个半导体激光器发出的激光分为两束光,其中一束光被四分之一波片转变成圆偏振光,被反射后进入原子蒸汽室,作为泵浦光;另一束被反射后进入原子蒸汽室,作为探测光。泵浦光和探测光在原子蒸汽室中正交。探测光与原子作用后被偏振分束器分为两束,分别采用光电探测器探测。本发明采用单个激光器、原子蒸汽室侧面的凹槽反射来得到泵浦光和探测光,采用法拉第磁光旋转效应探测信号,可用于实现高精度芯片NMR陀螺仪。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