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延误最小和饱和度均衡的多交叉口的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25129.1 | 申请日: | 2018-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604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陈复扬;马琳;田睿;马凯国;王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G1/081 | 分类号: | G08G1/081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曹芸 |
地址: | 21001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延误最小和饱和度均衡的多交叉口的控制方法,属于智能交通控制领域。本发明通过分析队列抵达下游路口的状态,建立相邻交叉口间的相位差模型,并将该模型扩展到多个交叉口协调以及双向协调的交叉口间相位差模型的建立。针对控制子区内各个路段的车辆流分布不均出现部分车道饱和度高的情况,考虑均衡多个路口的饱和度,建立协调方向上交叉口的绿信比优化模型。本发明的方法可以针对折线型路径的多个交叉口进行相位差和绿信比优化实现其交通信号协调控制。 | ||
搜索关键词: | 交叉口 饱和度 相位差 绿信比 均衡 路口 智能交通控制 相邻交叉口 交通信号 模型扩展 协调方向 协调控制 优化模型 车辆流 折线型 队列 车道 协调 路段 优化 分析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延误最小和饱和度均衡的多交叉口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通过将队列抵达下游路口的状态划分成队列头部受阻和队列队尾部受阻两类,建立多交叉口的相位差优化模型,优化关键路径上及非关键路径上各交叉口的协调相位差;(2)针对车流分布不均的多交叉口,基于饱和度均衡建立绿信比优化模型;(3)利用粒子群算法求解相位差优化模型,fmincon函数求解绿信比优化模型进行多交叉口协调控制,并对比了协调前后的控制效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425129.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