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Al-Cu-Mg合金杆材的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230109.9 申请日: 2018-10-22
公开(公告)号: CN109266925B 公开(公告)日: 2020-02-04
发明(设计)人: 赵志浩;秦高梧;王高松;朱庆丰;朱成 申请(专利权)人: 东北大学
主分类号: C22C21/16 分类号: C22C21/16;C22C21/14;C22C1/03;C22F1/057
代理公司: 11448 北京中强智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黄耀威
地址: 110819 辽宁***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提供了一种Al‑Cu‑Mg合金杆材的制备方法,包括原料配制、合金熔炼、合金铸造、均匀化处理、热连轧、及固溶与自然时效处理等工艺过程。本发明提供的一种Al‑Cu‑Mg合金杆材的制备方法,采用“半连续铸造‑热连轧”的方法,制备的Al‑Cu‑Mg合金杆材的成品率高且产品品质高。
搜索关键词: 制备 杆材 热连轧 自然时效处理 半连续铸造 均匀化处理 产品品质 工艺过程 合金熔炼 合金铸造 原料配制 成品率 合金杆 固溶
【主权项】:
1.一种Al-Cu-Mg合金杆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原料配制:取纯金属铝、纯金属铜、纯金属镁、Al-Mn中间合金、Al-Zr中间合金、Al-Ti中间合金作为原料,所述原料成份以重量百分比含量计包括:Cu 4.0~5.3wt.%,Mg 0.6~1.9wt.%,Mn 0.4~1.0wt.%,Zr 0.08~0.2wt.%,Ti 0.01~0.03wt.%,Si 0.03~1.0wt.%,Fe<0.15wt.%,杂质元素每种少于0.05wt.%,且总量少于0.15wt.%,余量为Al;/n合金熔炼:将所述纯金属铝、Al-Mn中间合金、Al-Zr中间合金及Al-Ti中间合金同时加入反射式熔铝炉中,熔化后加入纯金属铜,熔铝炉升温至730-740℃,再加纯金属镁,熔铝炉升温至740-750℃,然后精炼,精炼后730℃静置10-20min,最后捞去浮渣得到合金熔体;/n合金铸造:将合金熔体采用半连续铸造法铸造得到直径80-100mm、长度15-20米的铸棒,所述合金熔体铸造过程中在结晶区进行电磁搅拌;/n均匀化处理:将铸棒进行两级均质处理,然后铸棒铣面,铣面厚度2-3mm;/n热连轧:采用短应力线连轧机组轧制铸棒成直径10-16mm的杆材,铸棒采用梯度加热,先入轧机端的加热温度比尾端加热温度高15-35℃,轧制温度360-480℃,轧制速度0.5-3m/s,然后将杆材在线收卷;/n固溶与自然时效处理:将收卷杆材固溶处理,固溶温度490~500℃,保温1~3小时,淬火转移时间小于20秒,淬火介质为软化水,水温30-60℃,最后在室温下自然时效7天以上;/n其中,将铸棒整根通过连轧机组进行热连轧;/n所述热连轧的轧制道次14-16道,每道次机架采用独立动力传动,轧机轧辊采用平-立交替布置,第一道次轧机为水平轧机,前部分道次延伸系数1.26-1.39,后部分道次延伸系数1.20-1.33。/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230109.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一种具有高强度Goss+P织构和优异抗疲劳性能的Al-Cu-Mg合金及工艺-201810411530.3
  • 刘志义;胡扬城;刘飞;陈烨;贾鹏翔 - 中南大学
  • 2018-05-02 - 2020-02-11 - C22C21/16
  • 一种具有高强度Goss+P织构和优异抗疲劳性能的Al‑Cu‑Mg合金及工艺,所述合金包括Cu 4.2~4.5%,Mg 1.2~1.5%,Mn 0.3~0.8%,Ti 0.03~0.1%,Fe<0.06%,Si<0.06%;且Cu/Mg质量比为2.9~3.7。热加工方法是将Al‑Cu‑Mg铸锭进行均匀化、高温快速热轧、再结晶退火、固溶淬火、自然时效。本发明工艺简单合理,通过控制合金的Cu/Mg比降低P织构的形成温度至与Goss织构形成温度相同或相近。然后,通过均匀化处理,消除组织成分偏析和第二相粒子分布不均匀性,继而高温大变形量快速热轧获得高强度Brass织构,通过退火+固溶淬火处理同时获得高强度的Goss织构和P织构,最大程度地消耗Brass、Copper等形变织构,得到高强度Goss和P织构,阻碍疲劳裂纹扩展,使得合金具有优良的抗疲劳性能,适于工业化应用。
  • 一种Al-Cu-Mg-Ag-Si-Sc耐热合金及制备工艺-201911060535.7
  • 文胜平;赵志浩;聂祚仁;黄晖;高坤元;吴晓蓝 - 北京工业大学
  • 2019-11-01 - 2020-01-24 - C22C21/16
  • 一种Al‑Cu‑Mg‑Ag‑Si‑Sc耐热合金及制备工艺,属于合金材料技术领域。在铝基体加入重量百分比为:2%~4.5%Cu,0.3~0.7%Mg,0~0.6%Ag,0~0.3%Si,0.05%~0.25%Sc。制备方法:在熔炼温度为790±10℃下,将铝锭熔化,加入Al‑Cu、Al‑Ag、Al‑Si、Al‑Sc中间合金和纯镁块,待其熔化后,除气,搅拌,保温静置,浇铸并热处理。处理工艺:合金铸锭在540~570℃固溶处理12~24h后水淬至室温;然后将固溶态合金在150~175℃进行等温时效处理。本发明合金在225~250℃长时间热暴露处理能够保持较高的强度,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 一种稀土元素氧化物强化粉末冶金Al-Cu-Mg合金及其制备方法-201810255127.6
  • 马运柱;刘超;刘文胜;刘阳;杨玉玲;伍镭;颜焕元;王涛 - 中南大学
  • 2018-03-27 - 2019-12-24 - C22C21/16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铝基合金的粉末冶金制备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稀土元素氧化物强化粉末冶金Al‑Cu‑Mg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稀土元素氧化物分布于Al‑Cu‑Mg合金基体中;所述纳米级别的稀土氧化物占稀土元素氧化物强化粉末冶金Al‑Cu‑Mg合金总质量的0.001‑1%。其制备方法为:按设计组分配取各原料;混合均匀后得到备用料;通过压制方式,将备用料制成压坯;在保护气氛下,对步骤二所得压坯进行烧结,得到稀土元素氧化物强化粉末冶金Al‑Cu‑Mg合金;所述烧结的温度为625‑675℃。本发明通过添加微量的稀土元素氧化物,有效改善铝合金的组织结构,明显提高其力学性能,可进/一步拓宽铝合金的应用领域。
  • 适用于大规格复杂结构铸件的高强耐热铝合金及制备工艺-201810160568.8
  • 刘志义;王建;曹靖;应普友;刘冠华;柏松 - 中南大学
  • 2018-02-27 - 2019-12-13 - C22C21/16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强耐热铸造铝合金材料及其制备工艺,其适用于铸造大规格铸件。本发明的高强耐热铸造铝合金的具体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比为:6.0~7.7%Cu、0.6~1.7%Ag、0.10~0.38%Mg、0.2~0.5%Mn、0.10~0.35%V、0.05~0.15%Ti,15≤Cu/Mg比≤60,Fe≤0.06%,Si≤0.06%,余量为Al以及其它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其制备过程包括合金的熔炼铸造和铸件的固溶时效热处理。本发明能够铸造出大规格铸件,且铸件的耐热性能、室温力学性能和切削加工性能良好。
  • 低密度铝-铜-锂合金产品-201880024418.2
  • J·舍维;P·扎瑞;S·布莱斯;A·阿巴伯 - 伊苏瓦尔肯联铝业
  • 2018-04-09 - 2019-12-06 - C22C21/16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基于铝的合金制成的产品,所述产品以重量%计包含Cu:2.4‑3.2;Li:1.6‑2.3;Mg:0.3‑0.9;Mn:0.2‑0.6;Zr:0.12‑0.18;使得Zr≥‑0.06*Li+0.242;Zn:<1.0;Ag:<0.15;Fe+Si≤0.20;任选地至少一种选自Ti、Sc、Cr、Hf和V的元素,所述元素(如果选择)的含量为:Ti:0.01‑0.1;Sc:0.01‑0.15;Cr:0.01‑0.3;Hf:0.01‑0.5;V:0.01‑0.3;其他元素各自≤0.05且总共≤0.15,其余为铝。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制造本发明的未锻造的铸态铝合金产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液体金属熔池;由所述液体金属熔池浇铸出未锻造的产品;并将未锻造的产品固化为坯料、轧制板坯或锻造毛坯;其特征在于,所述浇铸在不添加任何晶粒细化剂的情况下进行;或通过添加包含(i)Ti和(ii)B或C的细化剂进行,使得来自细化剂的B的含量小于45ppm,并且C的含量小于6ppm,和/或其特征在于,对于厚度E或直径D大于150mm的未锻造的产品,以大于以下的浇铸速度v(单位为mm/min)进行浇铸:对于板坯型的未锻造的铸件产品,30;对于坯料型的未锻造的铸件产品,9000/D。
  • 一种粉末冶金2xxx铝合金薄板及应用-201811009293.4
  • 马运柱;杨玉玲;刘文胜;刘超;刘阳;伍镭 - 中南大学
  • 2018-08-31 - 2019-12-03 - C22C21/16
  • 本发明涉及一种粉末冶金2xxx铝合金薄板及应用,属于粉末冶金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粉末冶金方法与固溶时效热处理工艺相结合,制备出高性能的2xxx铝合金薄板。具体操作为:将厚度小于等于1mm的粉末冶金坯体在625‑675℃保温120‑240min得到铝合金薄板;然后先在520‑550℃保温,接着降温,降温后再次升温在470‑500℃保温;然后油淬;油淬之后进行多级人工时效得到产品。本发明所得产品力学性能优良;通过优化热处理工艺和油淬工艺,在提升产品力学性能的同时保证了成品率。本发明还首次实现了粉末冶金超薄材料的力学性能增强和成品率同步提升的探索。为高性能超薄箔材的制备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 一种含银Al-Cu-Mg合金及获得高强度P织构的热处理方法-201711463488.1
  • 刘志义;胡扬城;刘飞;陈烨;贾鹏翔 - 中南大学
  • 2017-12-28 - 2019-11-19 - C22C21/16
  • 一种含银Al‑Cu‑Mg合金及获得高强度P织构的热处理方法是将Al‑Cu‑Mg‑(Ag)热轧板先经过300‑450℃/60‑240min再结晶退火,再进行480‑510℃/20‑120min固溶淬火处理后,自然时效至少96小时。所述的Al‑Cu‑Mg‑(Ag)合金包括下述组分:Al,Cu,Mg,Ag,Mn,Ti。本发明工艺简单合理,通过加入Ag元素并匹配合适的退火+固溶工艺获得高强度的P织构,使热轧态Al‑Cu‑Mg‑(Ag)合金晶粒中较多的{111}面处在接近于最大外加切应力方向,有利于位错在交变应力下的滑移,缓解应力集中,从而提高抗疲劳性能;再者P晶粒与周围晶粒存在着大的扭转角界面,容易诱发裂纹偏转,导致大的偏转角和粗糙的断裂平面,因此增加裂纹扩展消耗的能量,产生明显的疲劳裂纹闭合效应,降低疲劳裂纹扩展速率,使得合金具有优良的抗疲劳性能,适于工业化应用。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