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灰霉毒素倍半萜合酶BcBOT2基因的植物灰霉病分子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13624.0 | 申请日: | 2018-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138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高苇;张春祥;杨利娟;阎瑞香;张娜;张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Q1/6895 | 分类号: | C12Q1/6895;C12Q1/04;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杰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2207 | 代理人: | 朱红星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西青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灰霉毒素倍半萜烯合酶BcBOT2基因的植物灰霉病致病病原—灰葡萄孢霉的特异性引物及其早期分子检测方法。本发明针对灰葡萄孢霉毒素——二环倍半萜烯毒素合成途径中关键酶倍半萜合酶BcBOT2基因序列,设计出一套特异性引物对,该引物对由2条特异性引物BCbot2‑F2和BCbot2‑R2组成,并建立了倍半萜合酶BcBOT2基因的检测方法,检测结果可以判定待检测样品中是否存在灰葡萄孢霉基因。本发明筛选到的引物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建立的检测方法具有准确率好、检测时间短,操作简单,特异性高。 | ||
搜索关键词: | 倍半萜合酶 特异性引物 灰葡萄孢 毒素 基因 倍半萜烯 灰霉病 灰霉 引物 检测 早期分子检测 待检测样品 毒素合成 分子检测 基因序列 检测结果 特异性强 致病病原 灵敏度 关键酶 准确率 二环 合酶 判定 筛选 | ||
【主权项】:
1.一种用于快速检测植物灰霉病病原菌灰葡萄孢霉(B. cinerea)致病毒素Botrydial合成途径中关键酶——倍半萜合酶的BcBOT2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物对为正向引物BCbot2‑F2和反向引物BCbot2‑R2;正向引物BCbot2‑F2(5’ to3’):GACTTCCATTTGGCTTCG;反向引物BCbot2‑R2 (5’ to3’): TGTGCTAATACCCCGTCC。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植物保护研究所,未经天津市植物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913624.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