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定形纳米棒状与晶态片状共存的碘化铅粉体的制备方法及钙钛矿层与太阳能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84271.5 | 申请日: | 2018-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771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傅正义;池文昊;解晶晶;付泽瑶;田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G21/16 | 分类号: | C01G21/16;C03C17/42;H01L51/42;B82Y40/00;B82Y30/0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邬丽明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定形纳米棒状与晶态片状共存的碘化铅粉体的制备方法及钙钛矿层与太阳能电池。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碘化铅沉淀的制备:向纯化的类贝壳珍珠层重组蛋白CSCa溶液中加入KI溶液,均匀搅拌后调节pH为7.5~8.5,再加入Pb(NO3)2溶液得到反应体系,搅拌条件下进行矿化反应一段时间,得到含有黄色沉淀的混合液;(2)碘化铅粉体的提取:将步骤(1)所得的黄色沉淀混合液经离心、洗涤、冷冻干燥后,得到无定形纳米棒状与晶态片状共存的碘化铅粉体。本发明有效的控制了碘化铅的形貌和物相,通过调节碘化铅形貌或晶型从而进一步调节太阳能电池性能。 | ||
搜索关键词: | 碘化 铅粉 制备 太阳能电池 纳米棒状 碘化铅 无定形 晶态 形貌 钙钛矿层 黄色沉淀 贝壳珍珠层 混合液经 搅拌条件 均匀搅拌 矿化反应 重组蛋白 沉淀的 混合液 晶型 洗涤 | ||
【主权项】:
1.一种无定形纳米棒状与晶态片状共存的碘化铅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碘化铅沉淀的制备:向纯化的类贝壳珍珠层重组蛋白CSCa溶液中加入KI溶液,其中所述类贝壳珍珠层重组蛋白CSCa溶液的浓度为40~80mg/L,所述KI溶液的浓度为100~400mmol/L;均匀搅拌后调节pH为7.5~8.5,再加入Pb(NO3)2溶液得到反应体系;所述反应体系中重组蛋白CSCa溶液的浓度为10~20mg/L,I‑的浓度为20mmol/L,Pb2+的浓度为10~20mmol/L,搅拌条件下进行矿化反应一段时间,得到含有黄色沉淀的混合液;(2)碘化铅粉体的提取:将步骤(1)所得的黄色沉淀混合液经离心、洗涤、冷冻干燥后,得到无定形纳米棒状与晶态片状共存的碘化铅粉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184271.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