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药丸剂及其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66815.5 | 申请日: | 2018-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456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黄剑林;张弓 | 申请(专利权)人: |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4 | 分类号: | A61K36/8994;A61K9/20;A61P35/00;A61P29/00;A61K35/36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3 | 代理人: | 杜朗宇 |
地址: | 716000 陕西省延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丸剂及其制备工艺,所述丸剂由中药材败酱草、二花、地丁、丹皮、丹参、制附片、薏米仁、皂刺、木香和穿山甲10味制得。本发明结合传统工艺及现代新技术开展了丸剂工艺研究,从合坨、制丸、干燥几个环节进行条件摸索,确定了丸剂的最佳工艺。浸膏用量100g前提下,最佳合坨条件为:加入淀粉浆的量为11g,加水量为105mL,水温为60℃;最佳制丸速度为90‑105粒/min;最佳干燥温度程序为25℃(50min)→35℃(50min)→45℃(80min)→55℃(80min)。经质检,丸剂的相关指标均符合2010版中国药典(一部)的规定。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工艺 中药丸剂 制丸 穿山甲 木香 传统工艺 工艺研究 温度程序 败酱草 淀粉浆 加水量 制附片 薏米仁 丹参 丹皮 地丁 二花 皂刺 质检 中药材 环节 | ||
【主权项】:
1.一种中药丸剂,其特征在于,中药浸膏与淀粉按重量比1:(1.5~2.5)的比例混合,进一步按1:2的比例混合,并用淀粉浆合坨制得;所述淀粉浆的质量分数为9~12%,进一步为10%;所述中药浸膏的原料药组分及用量为:败酱草30±5重量份、二花30±5重量份、地丁15±3重量份、丹皮10±3重量份、丹参10±3重量份、制附片3±1重量份、薏米仁15±3重量份、皂刺6±2重量份、木香10±3重量份和穿山甲10±3重量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未经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166815.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