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气轮机自调节供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69228.8 | 申请日: | 201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937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9 |
发明(设计)人: | 徐泽鹏;张睿刚;高文影;张强;毛磊;张龙;袁建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合肥微小型燃气轮机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C9/28 | 分类号: | F02C9/28;F02C7/2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800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气轮机自调节供油装置,包括压差调节阀、转速和高度补偿器,压差调节阀的燃油进口与上游的燃油供应管路连通,燃油出口与下游的通往燃油喷嘴的管路连通,压差调节阀的阀芯连杆伸出阀体的右端顶部与设置在压差调节阀外部右侧的转速和高度补偿器连接;在燃油系统中安装在燃油喷嘴之前,能够根据环境大气压力及压气机后压力自动调节燃油系统对燃气轮机的燃油供给,保证燃油系统的持续稳定供油及燃气轮机的安全稳定运行,同时,能够确保燃气轮机在不同海拔高度起动成功。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气轮机 调节 供油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燃气轮机自调节供油装置,包括压差调节阀、转速和高度补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差调节阀包括阀体和阀芯,所述阀芯可在阀体的内腔中左右滑动,其中,所述阀体的左端设有与其内腔连通的通油孔,所述通油孔用以引入液压油压力,所述阀体的右端周壁上设有燃油进口,所述燃油进口与上游的燃油供应管路连通,所述阀体的中部设有燃油出口,所述燃油出口与下游的通往燃油喷嘴的管路连通;所述阀芯的左侧底部设置弹簧,右侧顶部设置阀芯连杆,所述阀芯连杆伸出所述阀体的右端顶部与设置在所述压差调节阀外部右侧的所述转速和高度补偿器连接;所述阀芯的左侧承受液压油压力和弹簧力,右侧承受燃油压力以及所述转速和高度补偿器对其阀芯连杆的推力,所述阀芯在左右侧压差作用下可左右移动,从而控制所述压差调节阀的燃油出口的开度,进而控制通往下游的燃油喷嘴的燃油流量;‑‑所述转速和高度补偿器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中的膜片、复位弹簧、水平连杆、调节杆、波纹管,其中,所述转速和高度补偿器的壳体的内腔包括上腔体、下腔体以及连通上腔体和下腔体的连通腔体,所述膜片布置在所述上腔体中,所述波纹管水平布置在所述下腔体中,所述调节杆沿竖直方向铰接在所述连通腔体中;所述膜片将所述上腔体分隔为左部上腔体和右部上腔体,所述复位弹簧水平布置在所述右部上腔体中,所述复位弹簧顶抵在所述膜片的右侧,并且所述右部上腔体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引入压气机后压力;所述左部上腔体与所述连通腔体以及下腔体连通,且所述左部上腔体、连通腔体、下腔体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通气孔,该通气孔引入环境大气压力;所述膜片的左侧通过布置在所述左部上腔体中的所述水平连杆与所述调节杆的上端右侧连接,所述调节杆的上端左侧与所述压差调节阀的阀芯连杆连接,所述调节杆的下端右侧与所述波纹管的顶部连接;所述调节杆的上端右侧承受压气机后压力和弹簧力,下端承受波纹管压力(即环境大气压力),作用于所述调节杆的上端与下端的压差会使所述调节杆旋转,对压差调节阀的阀芯连杆产生推力。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合肥微小型燃气轮机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科合肥微小型燃气轮机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369228.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燃气轮机燃油调节装置
- 下一篇:用于内燃发动机的节流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