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行驶工况的电动汽车出行路径规划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61714.5 | 申请日: | 201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66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潘建;汤绍雄;戴秀挺;吴攀峰;奚家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C21/34 | 分类号: | G01C21/34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王利强 |
地址: | 31001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基于行驶工况的电动汽车出行路径规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确定起点和终点,加载路网信息、各路段平均速度、各路段的上坡信息和路段拥堵信息,设定车辆默认初始速度v0;系统自动检测当前电动汽车的剩余总能量;步骤2、根据起点、终点使用最短路径Dijkstra算法规划出最短路径L0;步骤3、对L0进行能耗分析,计算总能耗并判断能否到达,能耗分析分为:未来2公里能耗、剩余路段到终点能耗、上坡带来的额外能耗。本发明有效结合充电桩、道路路网信息,行驶过程考虑到动态计算的平均速度、道路坡度,较好的完成了电动汽车路径规划的过程,可较为正确地为用户规划路线。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汽车 出行路径 路网信息 能耗分析 行驶工况 最短路径 路段 上坡 能耗 道路坡度 动态计算 额外能耗 规划路线 路径规划 剩余路段 行驶过程 拥堵信息 有效结合 自动检测 规划 充电桩 总能耗 总能量 加载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行驶工况的电动汽车出行路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确定起点和终点,设定车辆默认初始速度v0 ,同时加载路网信息、各路段平均速度、各路段的上坡信息,以及路段拥堵信息;系统自动检测当前电动汽车的剩余总能量为etotal ;步骤2、根据起点、终点使用最短路径Dijkstra算法规划出最短路径L0 ;步骤3、对L0 进行能耗分析,计算总能耗判断能否到达,能耗分析分为三部分:未来2公里能耗E1 、剩余路段到终点能耗Erest 和上坡带来的额外能耗Eextra ;所述能耗计算过程为:(3.1)未来2公里能耗:以默认的初始速度v0 ,从起点到终点进行分路段预测:基于平均速度剩余路程估算模型,首先获取车子当前平均速度 启动时可采用v0 ,行驶过程中可采用当前时刻前tp 秒的平均速度,可确定当前速度对应的平均能耗,将接下来的2公里通过平均速度模型估算能耗E1 :根据当前的室外温度、平均速度,根据基于平均速度的剩余电量模型得到平均能耗,与公里数相乘得未来2公里能耗E1 ;(3.2)剩余路段到终点能耗:剩余路段通过GPS定位可定位到当前路径下各个路段的详细数据,包括路段的平均速度、路段长度以及路段的GPS信息,确定路段之后,算法中根据未来路径上各路段的平均速度及路段长度,基于平均速度模型得到每一小段道路的行驶能耗,结果计为∑(E2 +E3 +..+En ),表示当前位置行驶到终点的总能耗Erest 为:Erest =∑(E2 +E3 +..+En );(3.3)上坡带来的额外能耗:对本次规划的路径中的路段进行GPS定位、计算及过滤,对包含上坡的路段进行额外分析,通过基于上坡的剩余电量模型估算出本次行程中需要经过上坡的数量、每个上坡的坡度,基于已有坡度模型计算出所需要的额外能耗,记为:∑(Eup1 +Eup2 +..+Eupn ),表示当前位置行驶到终点的总能耗Eextra 为:Eextra =∑(Eup1 +Eup2 +..+Eupn );(3.4)所得步骤(3.2)(3.3),本次规划行程预计总耗能Esum 为Esum =E1 +∑(E2 +E3 +..+En )+∑(Eup1 +Eup2 +..+Eupn )。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361714.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