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色堆栈式外延的Micro-LED倒装阵列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26656.5 | 申请日: | 201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338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王智勇;兰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25/075 | 分类号: | H01L25/075;H01L33/00;H01L33/6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张立改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全色堆栈式外延的Micro‑LED倒装阵列制备方法,属于半导体技术领域。包括具有电极的基板、导电衬底、微隔离结构、堆栈式三色发光单元。微隔离结构为在导电衬底上制备SiO2或者SiNx栅格状微隔离结构,裸露出导电衬底,作为外延窗口。在同一外延衬底上外延红、绿、蓝光三种发光单元,再利用芯片ICP刻蚀技术形成微小二维矩阵,之后利用成熟的倒装焊接技术,将Micro‑LED阵列转移到具有p侧电极的基板上,达到较好的散热效果,提高Micro‑LED出光效率的同时实现每颗Micro‑LED的阳极单点可控。每个发光单元的尺寸尽可能缩小,解决目前单颗发光单元尺寸较大,导致的屏幕分辨率较低的难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色 堆栈 外延 micro led 倒装 阵列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全色堆栈式外延的Micro‑LED倒装阵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全色堆栈式外延的Micro‑LED倒装阵列包括具有电极的基板、外延发光单元所需导电衬底、在所述导电衬底上制备的微隔离结构、在所述导电衬底上制备的堆栈式红、蓝、绿三色发光单元; 所述的具有电极的基板,其上的p侧金属电极位置与所述堆栈式红、蓝、绿三色发光单元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微隔离结构,利用沉积、掩膜、刻蚀技术在所述导电衬底上制备SiO2或者SiNx栅格状微隔离结构,栅格中裸露出所述导电衬底,作为发光单元的外延窗口;所述的堆栈式红、蓝、绿三色发光单元以三列为一周期;其外延结构自下而上沉积包括AlN缓冲层、GaN缓冲层、n型GaN包层、InGaN/GaN蓝光多量子阱发光区、InGaN/GaN绿光多量子阱发光区、GaN保护层、GaAs缓冲层、n型AlGaAs/AlAs的DBR、n型AlGaInP下限制层、红光AlGaInP/AlGaInP多量子阱发光区、p型AlGaInP上限制层、p型GaP电流扩展层,然后第二列利用掩膜和湿法刻蚀技术,自上而下刻蚀到InGaN/GaN蓝光多量子阱发光区后再在InGaN/GaN蓝光多量子阱发光区上生长p型AlGaN上限制层和p型GaN接触层,从而形成蓝光发光单元;第三列利用掩膜和湿法刻蚀技术,刻蚀到InGaN/GaN绿光多量子阱发光区后再在InGaN/GaN绿光多量子阱发光区上生长p型AlGaN上限制层和p型GaN接触层;再利用倒装焊接技术,将每颗发光单元p侧一一对应焊接在所述具有电极的基板上的金属电极上,从而实现每颗发光单元阳极单点可控, 将所述导电衬底背面减薄、粗化后,利用掩膜和湿法刻蚀技术将第一列刻蚀到GaAs缓冲层,从而形成红光发光单元,而在第三列导电衬底背面制备蓝光光学屏蔽层,让绿光波段光谱通过,从而形成绿光发光单元。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226656.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ED封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静电防护电路结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