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汽车移动充电桩的防撞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81583.4 | 申请日: | 2017-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017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俞晓峰;诸志龙;张明艳;孙陶陶;袁子琪;袁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L11/18 | 分类号: | B60L11/18;B32B15/04;B32B15/20;B32B27/06;B32B27/38;B32B7/12;B32B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403 | 代理人: | 杨红梅 |
地址: | 241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移动充电桩的防撞结构,包括充电桩,充电桩为双层结构,充电桩包括内层和外层,内层和外层之间设置有空心夹层,空心夹层内设置有防撞减震层,防撞减震层包括泡沫铝层和两个缓冲橡胶垫,两个缓冲橡胶垫分别设置在泡沫铝层的左、右两端,外层的外表面设置有四个稳定杆,四个稳定杆分别设置在外层前侧面、后侧面、左侧面和右侧面的外侧,四个稳定杆均倾斜设置,且四个稳定杆一端均通过螺丝与外层连接,四个稳定杆的另一端均与地面接触,内层内腔表面设置有环氧树脂板,环氧树脂板通过胶水粘在内层的内腔表面上,结构简单,能够实现新能源汽车移动充电桩的防撞功能,且防撞效果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移动 充电 结构 | ||
【主权项】:
一种新能源汽车移动充电桩的防撞结构,包括长方体形的充电桩(1),所述充电桩(1)的内部为空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1)为双层结构,所述充电桩(1)包括内层(2)和外层(3),所述内层(2)设置在外层(3)的内部,所述内层(2)和外层(3)之间设置有空心夹层(4),所述空心夹层(4)内设置有防撞减震层(5),所述防撞减震层(5)包括泡沫铝层(6)和两个缓冲橡胶垫(7),两个所述缓冲橡胶垫(7)分别设置在泡沫铝层(6)的左、右两端,所述外层(3)的外表面设置有四个稳定杆(8),四个所述的稳定杆(8)分别设置在外层(3)前侧面、后侧面、左侧面和右侧面的外侧,四个所述稳定杆(8)均倾斜设置,且四个所述稳定杆(8)一端均通过螺丝与外层(3)连接,四个所述稳定杆(8)的另一端均与地面接触,所述内层(2)内腔表面设置有环氧树脂板(9),所述环氧树脂板(9)通过胶水粘在内层(2)的内腔表面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程大学,未经安徽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981583.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吸顶灯(家福)
- 下一篇:一种应用于汽车的燃料电池温差发电装置联合供能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