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限滑差速器总成及主减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56603.6 | 申请日: | 2017-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8771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郑建辉;袁罕;李蛟龙;刘君泽;王正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特种车辆技术中心 |
主分类号: | F16H48/11 | 分类号: | F16H48/11;F16H48/22;F16H55/17;F16H5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 代理人: | 刘杰 |
地址: | 4320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限滑差速器总成及主减速器,所述差速器总成包括:螺旋锥齿轮,所述螺旋锥齿轮与差速器右端盖相连,所述差速器右端盖与差速器壳体相连,所述差速器壳体还与差速器左端盖相连;左行星齿轮,所述左行星齿轮安装在所述差速器左端盖中;右行星齿轮,所述右行星齿轮安装在所述差速器右端盖中;左半轴齿轮,所述左半轴齿轮安装在所述差速器壳体一端的第一齿轮安装孔中;右半轴齿轮,所述右半轴齿轮安装在所述差速器壳体另一端的第二齿轮安装孔中;第一摩擦机构,所述第一摩擦机构安装在所述差速器左端盖与所述差速器壳体之间;第二摩擦机构,所述第二摩擦机构安装在所述差速器右端盖与所述差速器壳体之间。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差速器 总成 减速器 | ||
【主权项】:
1.一种限滑差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器总成包括:螺旋锥齿轮,所述螺旋锥齿轮与差速器右端盖相连,所述差速器右端盖与差速器壳体相连,所述差速器壳体还与差速器左端盖相连;左行星齿轮,所述左行星齿轮安装在所述差速器左端盖中;右行星齿轮,所述右行星齿轮安装在所述差速器右端盖中;左半轴齿轮,所述左半轴齿轮安装在所述差速器壳体一端的第一齿轮安装孔中;右半轴齿轮,所述右半轴齿轮安装在所述差速器壳体另一端的第二齿轮安装孔中;第一摩擦机构,所述第一摩擦机构安装在所述差速器左端盖与所述差速器壳体之间;第二摩擦机构,所述第二摩擦机构安装在所述差速器右端盖与所述差速器壳体之间;其中,所述第一摩擦机构包括:第一锁止环、第一外摩擦盘、第一外摩擦片、第一内摩擦片、第二外摩擦片、第二内摩擦片、第三外摩擦片及第三内摩擦片;其中,所述第一锁止环与所述左半轴齿轮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外摩擦盘、所述第一外摩擦片、第一内摩擦片、第二外摩擦片、第二内摩擦片、第三外摩擦片及第三内摩擦片依次顺序安装在所述第一锁止环与所述差速器壳体之间;所述第一外摩擦盘、所述第一外摩擦片、所述第二外摩擦片及所述第三外摩擦片相应安装所述差速器壳体预留的齿型安装孔中;所述第一内摩擦片、所述第二内摩擦片及所述第三内摩擦片的渐开线花键均与所述第一锁止环外圆上的渐开线花键配合相连;所述左行星齿轮及所述右行星齿轮的齿轮模数为2.5~3.5;所述左行星齿轮的齿数与所述右行星齿轮的齿数为6~8;所述左行星齿轮与所述右行星齿轮的压力角为20~30°;所述左行星齿轮与所述右行星齿轮的螺旋角为30~4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特种车辆技术中心,未经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特种车辆技术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456603.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段式电动推杆结构
- 下一篇:万向节蜗轮自锁差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