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薄荷茶的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16419.4 | 申请日: | 2017-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424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山;吴坤;段琳钰;段林森;段士平;段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咱家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 |
代理公司: | 合肥广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29 | 代理人: | 李显锋 |
地址: | 2365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茶叶制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薄荷茶的制作方法。具体制作时,将新鲜薄荷叶放入呈沸腾状、蛋白质含量为28‑30%的溶液漂烫处理,捞出后,浸入浓度为1‑1.3%、分子量为4000‑4500的聚乙二醇水溶液中超声分散处理,晾干表面水分,经理条机进行理条,送入双轮压辊中压扁成型,在振动烘干机内震动烘干至叶面含水量在16‑18%,将槟榔水提液与阿斯巴甜混匀,高压分散、匀质,雾喷于薄荷表层静置发酵,最后在振动烘干机内震动烘干至叶面含水量在10‑11%,本发明为茶叶市场提供一种新型茶叶,制作成本低廉,所得到的薄荷茶呈扁平片状、墨绿色。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荷 制作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薄荷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作时,(1)将新鲜采摘得到的薄荷叶放入呈沸腾状、蛋白质含量为28‑30%的溶液漂烫处理3‑3.5秒;(2)将薄荷捞出后,浸入浓度为1‑1.3%、分子量为4000‑4500的聚乙二醇水溶液中超声分散处理40‑50分钟;(3)将薄荷捞出后,常温下晾干表面水分,经理条机进行理条,理条温度为‑1~‑2℃,理条时间为4‑6min;(4)将理条后薄荷,在108‑120℃的高温下,以0.3‑0.5m/s的速度经传送带送入双轮压辊中压扁成型,双轮压辊间距为0.1‑0.12mm,压扁成型过程中,不断在双轮压辊表层涂刷一薄层红酒酵泥;(5)将成型的薄荷在振动频率为19‑22HZ,振幅为5‑7mm、温度80‑85℃、湿度55‑58%的振动烘干机内震动烘干至叶面含水量在16‑18%;(6)将固形物含量为30‑32%的槟榔水提液与阿斯巴甜按500‑600:1的重量比混匀,高压分散器2.5‑2.6万rpm分散3‑4秒,高压匀质两次后,雾喷于薄荷表层,在 32‑35℃下静置36‑38小时;(7)将所得到的薄荷在绝对压‑10~‑12Pa,振动频率为60‑62HZ,振幅为1‑1.2mm、温度26‑28℃、湿度40‑42%的振动烘干机内震动烘干至叶面含水量在10‑1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咱家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咱家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216419.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软化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矿井废水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