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视频序列帧间相关性的深度图像计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72103.X | 申请日: | 2017-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5230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李杨;都思丹;石立;郭新年;彭成磊;董晨;陈叶朦;杨帆;陆胜;李明;陈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7/55 | 分类号: | G06T7/55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张苏沛 |
地址: | 21004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视频序列帧间相关性的深度图像计算方法,包括:步骤1、对左右视点相机拍摄的图片进行校正;步骤2、对于第一帧的左右图片的点p,在最大视差搜索范围计算匹配代价,进行视差优化、视差细化,得到初始视差值d1;第一帧的视差梯度为g1;步骤3、对于下一帧的p点的计算,当p点不是异常点或边缘点,以上一帧p点的视差值为基准设定视差搜索范围,否则以最大视差搜索范围计算匹配代价,进行视差优化、视差细化,并得到当前帧的视差值及视差梯度,实现实时的立体匹配。本发明利用视频序列中上一帧的视差,大幅缩小了当前帧算法的计算量,能够在保证原有算法匹配精度的条件下,减小耗时,提高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的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视频 序列 相关性 深度 图像 计算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利用视频序列帧间相关性的深度图像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左右视点相机对同一场景进行拍摄,对拍摄的图片进行校正,获得校正后的左右不同视点的相同尺寸视频序列帧;步骤2、对于第一帧的左右图片的点p,在最大视差搜索范围,计算匹配代价,根据p点的视差搜索范围及代价值进行视差优化,根据p点的视差搜索范围及视差优化中得到的p点的能量值进行视差细化;得到初始视差值d1;第一帧的视差梯度为g1;步骤3、进行下一帧的计算,对于p点:当p点不是异常点或边缘点,以上一帧p点的视差值为基准设定视差搜索范围,计算匹配代价;否则,以最大视差搜索范围计算匹配代价;根据p点的视差搜索范围及代价值进行视差优化,根据p点的视差搜索范围及视差优化中得到的p点的能量值进行视差细化,得到当前帧的视差值及视差梯度;步骤4、得到视频序列深度图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172103.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