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约束条件下七自由度仿人机械臂的逆运动学拟人臂构型优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95421.X | 申请日: | 2016-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844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夏晶;马宏伟;赵建;刘鹏;王川伟;尚万峰;薛旭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9/16 | 分类号: | B25J9/16;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宋诗非 |
地址: | 710054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多约束条件下七自由度仿人机械臂的逆运动学拟人臂构型优化方法,属于机械臂控制领域,解决了现有基于位置的逆运动学方法无法完整描述仿人机械臂的可用臂构型、末端可达位置减少、运动易跳变和无法获得满足多约束条件下拟人臂构型的问题。所述方法首先计算出沿给定轨迹下避关节限位和碰撞的所有可用臂构型集,随后在所有可用臂构型集中采用操作椭球优化获得拟人臂构型,引入机械臂自运动处理不可用优化臂角和臂角区域间的过渡,将一个受六个等式和多个不等式约束的七维关节空间中寻找优化关节的问题转化为一个一维的优化问题,本发明用于七自由度仿人机械臂的拟人臂构型优化。 | ||
搜索关键词: | 约束 条件下 自由度 人机 运动学 拟人 构型 优化 方法 | ||
【主权项】:
1.多约束条件下七自由度仿人机械臂的逆运动学拟人臂构型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可用臂构型描述部分和拟人臂构型冗余解优化部分;可用臂构型描述部分包括:步骤一、根据仿人机械臂末端执行器的运动轨迹计算满足关节限位条件的仿人机械臂自运动的范围;该步骤的具体过程为:以第二关节为坐标原点建立三维基坐标,沿着所述运动轨迹给定仿人机械臂末端执行器相对于所述三维基坐标的期望位置和期望姿态,通过建立基于臂角的仿人机械臂运动学模型获得第一至第七关节角与臂角的关系;第一关节至第七关节依次分布在所述仿人机械臂的基座与末端执行器之间;根据第一至第七关节角与臂角的关系,将第二关节和第六关节的运动范围分别分为正负两个区域,进而将整个臂角区域分为四个臂角区域:第一臂角区域,满足第二关节角和第六关节角同时小于0;第二臂角区域,满足第二关节角小于0,第六关节角大于0;第三臂角区域,满足第二关节角大于0,第六关节角小于0;第四臂角区域,满足第二关节角和第六关节角同时大于0;分别计算第一臂角区域、第二臂角区域、第三臂角区域和第四臂角区域内所述仿人机械臂的可用臂角范围,从而计算出所述仿人机械臂在所述运动轨迹下满足关节限位条件的自运动范围;步骤二、建立仿人机械臂在关节限位下自运动形成的扫掠体的基于球扫掠凸体的碰撞检测模型;步骤三、分别建立仿人机械人中除机械臂外的其他部件和周围静止环境的基于球扫掠凸体的碰撞检测模型;步骤四、采用基于球扫掠凸体的碰撞检测方法检测仿人机械臂自运动形成的扫掠体的基于球扫掠凸体的碰撞检测模型与仿人机械人的其他部件以及周围静止环境的基于球扫掠凸体的碰撞检测模型之间是否发生碰撞以及是否存在可能的碰撞点,剔除发生碰撞和可能发生碰撞的臂构型,获得可用臂构型集;拟人臂构型冗余解优化部分包括:步骤五、在整个臂角区域内选择优化臂角区域,优化臂角区域为连续性最佳,范围最大和过渡次数最少的区域;步骤六、基于操作椭球优化法在优化臂角区域内选择拟人臂构型;步骤七、引入仿人机械臂自运动处理不可用优化臂角;步骤八、当存在臂角区域的过渡时,在过渡点的两侧采用过渡点臂角的优化方法优化过渡点处的臂角;步骤九、根据最优臂角区域的优化臂角曲线以及基于臂角参数的仿人机械臂解析逆运动学公式计算各个关节的解析逆解。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195421.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仿人机器人行走中的振动抑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机器人运行速度实时调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