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合物法BOG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17323.4 | 申请日: | 2016-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417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宋永臣;杨明军;周航;高祎;赵佳飞;张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17C5/02 | 分类号: | F17C5/02;F17C13/00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温福雪;侯明远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水合物法BOG回收装置,水合物应用技术领域。BOG气体由进气系统进入反应器内,通过分散器形成微小气泡在反应器内与水结合生成水合物漂浮在液面上。而液面控制系统为反应器内提供足够的冷水保持液面保持在适当高度。使用时通过冷水槽和常温水槽对反应器内进行换水升温,促使水合物分解放气,分解气体由出气系统排出使用。液面控制系统解决了反应器内水面下降导致的水合物堵塞进气口的问题;冷水槽对反应器内的液体进行回收,循环利用,节约冷能的同时利用水合物的记忆效应加速水合物的生成,提高了经济性;常温水槽对反应器进行换水,改变反应器内的温度来控制反应器内水合物的分解。冷却系统根据情况利用LNG的余冷,提高能效性。 | ||
搜索关键词: | 反应器 水合物 液面控制系统 水槽 水合物法 冷水槽 换水 进气口 应用技术领域 水合物堵塞 水合物分解 出气系统 分解气体 记忆效应 进气系统 冷却系统 微小气泡 循环利用 液面保持 分散器 放气 冷能 能效 排出 余冷 漂浮 分解 水面 回收 节约 | ||
【主权项】:
1.一种水合物法BOG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水合物法BOG回收装置包括反应器、冷却系统、液面控制系统、冷水槽、常温水槽、进气系统和出气系统;BOG回收与再利用在同一个反应器内进行,该反应器由耐高压不锈钢制成,置于绝热的压力壳内,压力壳与反应器之间填有制冷液,由冷却系统提供制冷;反应器下部设有进气口,进气口处设置过滤器及分散器,分散器用来分散BOG气体,过滤器防止水合物固体落入进气口导致进气系统堵塞;在反应器侧上方开有出气口,将储藏在反应器内的BOG气体分解,并且注入气体管网或储气装置;在反应器中加入四氢呋喃与十二烷基硫酸钠的混合溶液,用于促进水合物生成;进气系统设有第一气体增压泵,气体增压泵与反应器相连,二者之间设有止回阀门;第一气体增压泵将气体压力控制在所需范围内,BOG气体经气体增压泵加压后进入反应器;出气系统一端与反应器相连,在二者之间设有第一可控阀门;出气系统另一端根据情况连接气体管网或储气装置,收集的BOG随时释放并入管网或实现其他利用;液面控制系统为由耐高压不锈钢制成的储水器,储水器设置在压力壳内,储水器与压力壳间填有制冷液,由冷却系统提供制冷;储水器顶部与反应器侧上方相连,使二者内部压力保持一致;储水器下方与反应器侧下方相连,二者之间设有第二可控阀门,利用连通器原理保持反应器液面在合理范围内,实现液面自动控制,保证反应器内水充足,且不会因水合物生成而堵塞入气口;冷却系统为反应器、液面控制系统和冷水槽制冷,根据实际情况采用LNG的余冷或另外采用制冷机进行制冷;冷水槽采用耐高压不锈钢制成,冷水槽设置在压力壳内,储水器与压力壳间填有制冷液,由冷却系统提供制冷;冷水槽顶部与反应器底部相连,连接管路中通过第三可控阀门控制是否连通;冷水槽底部与反应器侧下方相连,在管路中设有第二液体增压泵,通过控制第二液体增压泵控制是否连通;冷水槽对反应器内冷水进行回收循环利用,在节省能量的同时,分解水的记忆效应也利于水合物快速生成;常温水槽采用耐高压不锈钢制成,常温水槽顶部与反应器底部相连,连接管路中通过第四可控阀门控制是否连通;常温水槽底部与反应器侧下方相连,在管路中设有第一液体增压泵,通过控制第一液体增压泵控制是否连通,通过常温水槽和冷水槽对反应器内进行循环换水升温来促进水合物分解,同时升温分解水合物可以实现反应器内自增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117323.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