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加权后向投影算法的成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62158.6 | 申请日: | 2016-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4646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毛兴鹏;王亚梁;闫泽涛;沙学军;艾诗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航天华拓科技有限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13/90 | 分类号: | G01S13/9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梁超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加权后向投影算法的成像方法,其方法包括:探地雷达信号预处理得到噪声和直达波得到抑制的数据;将预处理后的结果通过时延估计得到理想的时延坐标;将时延坐标位置取窗得到时延位置的幅值区域;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求各道时延位置区域的能量和作为加权系数;最后利用加权系数和后向投影算法叠加得到成像结果。利用本发明可有效抑制噪声和干扰,提高信噪比和目标检测概率。 | ||
搜索关键词: | 投影算法 后向 主成分分析 加权系数 时延位置 时延 加权 成像 预处理 有效抑制噪声 主成分分析法 信号预处理 成像结果 目标检测 时延估计 探地雷达 坐标位置 信噪比 直达波 取窗 叠加 噪声 概率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加权后向投影算法的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探地雷达采集数据,对采集到的数据信号进行预处理;步骤2、将预处理后的结果通过时延估计得到时延坐标;将时延坐标位置取窗得到时延位置的幅值区域;所述步骤2具体为:1)直线x=0将场景分为两部分,上半部分为空气层,波速为光速c,下半部分为各向同性的均匀介质,波速
其中εr代表媒质的相对介电常数;2)收发天线的位置(xk,‑h),A(xA,zA)为目标所在位置,(xr,0)表示折射点位置,根据Snell折射定律,有如下关系式成立:
其中θi和θr分别表示入射角和折射角,利用几何关系,可知:![]()
故可得到下面一元四次方程:
通过二分法求解此一元四次方程组,求得折射点的xr值,则各道回波上对应于A点的时延分别为:
求解一组时间单元方向上的时延坐标,利用平移不变性原理便可完成整个场景中的时延计算;3)利用发射信号的中心频率f0和等效采样频率Fs,求得散射响应范围
利用此范围结合时延位置,得到时延点对应的散射响应矩阵P:
K表示合成孔径的长度,其中
表示第k个等效阵元位置到A点对应在时延位置的幅值,
表示在第k道数据中距离
第i个位置的幅值,若下坐标超过原数据的范围,则将其设为0;步骤3、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求各道时延位置幅值区域的能量和作为加权系数;最后利用加权系数和后向投影算法叠加得到成像结果;所述步骤3具体为: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可得P矩阵中相关性强的能量为其最近秩1矩阵,计算最近秩1矩阵,并将该矩阵的能量和作为加权系数,具体为:对P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
其中U={Um,i}={u1,u2,…,uS+1}∈R(S+1)×(S+1),V={Vn,i}={v1,v2,…,vK}∈RK×K,U、V均为正交矩阵,U矩阵是属于大小为(S+1)*(S+1)的实数矩阵,V矩阵同理,T为转置符号,R为实数,D∈RS+1×K为对角阵,对角元素即为奇异值,按由大到小排列,可以表示为D1,1≥D2,2≥…≥DL,L;令
σi=Di,i,由奇异值分解的性质可知
为矩阵P的“最近”秩l矩阵;故其最近秩1矩阵可表示为:P(1)=σ1W1利用最近秩1矩阵内所有值的能量和作为加权系数,即
利用加权系数和后向投影算法将点A在各道上的散射响应幅值进行叠加,完成对A点的成像EA:![]()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航天华拓科技有限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深圳市航天华拓科技有限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962158.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