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糊C均值颈动脉超声图像内中膜厚度测量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51289.4 | 申请日: | 2016-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708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张琦珺;李锵;关欣;滕建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7/11 | 分类号: | G06T7/11;G06T7/13;G06T7/187;G06T7/136;G06T7/60;G06K9/6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刘国威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超声图像处理领域,为提供颈动脉超声图像内中膜厚度测量方法及系统,以实现较准确的测量内中膜厚度,且具有较好的理论价值和使用价值。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模糊C均值颈动脉超声图像内中膜厚度测量方法及系统,步骤是,一、提取感兴趣区域二、图像滤波选取双边滤波算法分别对两个ROI图像滤波;三、ROI分割,在标准FCM算法基础上,引入HMRF模型用于构建像素间的空间约束场。本发明主要应用于超声图像处理场合。 | ||
搜索关键词: | 模糊 均值 颈动脉 超声 图像 内中 厚度 测量方法 系统 | ||
【主权项】:
1.一种模糊C均值颈动脉超声图像内中膜厚度测量方法,其特征是,步骤如下:一、提取感兴趣区域(1)图像裁剪:提取感兴趣区域ROI(Region of Interest)前需裁剪原始超声图像,去除文字标识部分;(2)图像降采样,采用双立方插值算法对步骤(1)裁剪后的图像两次降采样,其中采样因子分别为2和4,即采样后图像的行、列数分别为采样前图像的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3)统计采样因子为4的采样图像的灰度规律,自动选取阈值并对其二值化;(4)寻找远端血管壁的近似位置,对二值图像形态学闭运算,填补图像中的孔洞,并根据远端血管壁位于超声图像下方的特点,利用连通域面积较大以及质心纵坐标较大的原则,选择期望的白色区域,其与黑色区域相交的上边界可认为是管腔‑内膜边界LII(Lumen‑Intima Interface)的近似位置;(5)提取ROI,以LII的近似位置为标准,向上、向下取一定的像素尺度,分别作为ROI的上、下边界,在这一步骤中获得两个分别对应原始图像、采样因子为2的采样图像的ROI;二、图像滤波选取双边滤波算法分别对两个ROI图像进行滤波处理;三、ROI分割:在标准FCM算法基础上,引入HMRF模型用于构建像素间的空间约束场,具体步骤是:(1)获取初始标号场:使用采样因子为2的采样图像 的ROI图像获取初始标号场,具体操作如下:通过峰值检测思想从待测图像的直方图中获得初始聚类中心;用标准FCM算法将图像聚为3类;此时得到的图的各个区域存在许多孔洞,通过形态学闭运算填补孔洞;对分割图像上2插值,并将插值后图像作为改进FCM算法的初始标号场;(2)内中膜分割:使用FCM算法分割血管壁,其中每次迭代都需要更新像素和聚类中心间的距离dsds=d2(‑E1(X)‑E2(X,Y))E1(X),E2(X,Y)是建立的空间约束,分别是和标号场X的分布、灰度场Y的条件分布相关的函数,由条件迭代算法ICM(Iterative Conditional Mode)计算;(3)后处理:由于图像中斑块噪声的存在,造成分割后图像上管腔所处的位置可能会出现一些离散的小区域,采用最大连通域准则进行处理,移除离散小区域,得到最终分割结果;(4)标记边界:根据最终分割图像,使用离散一阶差分算子Sobel算子提取内中膜边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951289.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