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FinFET器件的读写分离存储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36865.0 | 申请日: | 2016-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487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胡建平;张绪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主分类号: | G11C11/412 | 分类号: | G11C11/412;G11C11/417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6 | 代理人: | 方小惠 |
地址: | 3152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FinFET器件的读写分离存储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FinFET管、第二FinFET管、第三FinFET管、第四FinFET管、第五FinFET管、第六FinFET管和第七FinFET管,第一FinFET管和第二FinFET管均为P型FinFET管,第三FinFET管、第四FinFET管、第五FinFET管、第六FinFET管和第七FinFET管均为N型FinFET管,第一FinFET管和第二FinFET管的鳍的数量均为2,第三FinFET管、第四FinFET管、第五FinFET管、第六FinFET管和第七FinFET管的鳍的数量均为1;优点是电路结构简单,采用数量较少的晶体管来实现存储单元功能,读操作和写操作分开,读写互不干扰,延时、功耗和功耗延时积均较小。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finfet 器件 读写 分离 存储 单元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FinFET器件的读写分离存储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FinFET管、第二FinFET管、第三FinFET管、第四FinFET管、第五FinFET管、第六FinFET管和第七FinFET管,所述的第一FinFET管和所述的第二FinFET管均为P型FinFET管,所述的第三FinFET管、所述的第四FinFET管、所述的第五FinFET管、所述的第六FinFET管和所述的第七FinFET管均为N型FinFET管,所述的第一FinFET管和所述的第二FinFET管的鳍的数量均为2,所述的第三FinFET管、所述的第四FinFET管、所述的第五FinFET管、所述的第六FinFET管和所述的第七FinFET管的鳍的数量均为1;所述的第一FinFET管的源极和所述的第二FinFET管的源极均接入电源,所述的第一FinFET管的漏极、所述的第二FinFET管的前栅、所述的第二FinFET管的背栅、所述的第三FinFET管的漏极、所述的第四FinFET管的前栅和所述的第五FinFET管的漏极连接且其连接端为所述的读写分离存储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的第一FinFET管的前栅、所述的第一FinFET管的背栅、所述的第二FinFET管的漏极、所述的第三FinFET管的前栅、所述的第四FinFET管的漏极、所述的第六FinFET管的漏极和所述的第七FinFET管的前栅连接且其连接端为所述的读写分离存储单元的反相输出端;所述的第三FinFET管的源极、所述的第三FinFET管的背栅、所述的第四FinFET管的背栅、所述的第四FinFET管的源极和所述的第七FinFET管的源极均接地;所述的第五FinFET管的前栅、所述的第五FinFET管的背栅、所述的第六FinFET管的背栅和所述的第六FinFET管的前栅连接且其连接线为所述的读写分离存储单元的写字线;所述的第五FinFET管的源极为所述的读写分离存储单元的写位线;所述的第六FinFET管的源极为所述的读写分离存储单元的写位线反向控制端;所述的第七FinFET管的漏极为所述的读写分离存储单元的读位线;所述的第七FinFET管的背栅为所述的读写分离存储单元的读字线。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836865.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存储器件
- 下一篇:用于对SRAM存储器应用误差校正的集成电路器件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