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无人机前起落架的全电动转向减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90748.0 | 申请日: | 2016-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1887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马伍元;马青;葛航宇;韩雪峰;刘晓东;袁东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C25/50 | 分类号: | B64C25/50 |
代理公司: | 长春菁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10 | 代理人: | 南小平 |
地址: | 130033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用于无人机前起落架的全电动转向减摆装置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目的在于解决飞机滑跑时产生侧偏的问题。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无人机前起落架的全电动转向减摆装置包括:固定支柱,所述固定支柱为中空结构;整体固定在固定支柱内部的转向驱动模块;上端和所述驱动模块连接的轴系模块;和所述轴系模块下端固定连接的旋转支柱;和连接在固定支柱和旋转支柱之间的电磁阻尼器;机载计算机根据转向驱动模块采集信息调整转向驱动模块中的电机输出以及电磁阻尼器的输出。本发明可以实现滑行纠偏、减摆、对中等功能。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维护;布局紧凑合理,便于收放;功能完备,可靠性高。可广泛用于各种中小型无人机。 1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支柱 前起落架 转向驱动 摆装置 全电动 电磁阻尼器 旋转支柱 轴系 中小型无人机 机载计算机 电机输出 飞机滑跑 模块采集 驱动模块 系统结构 信息调整 整体固定 中空结构 上端 纠偏 侧偏 滑行 收放 下端 紧凑 输出 维护 | ||
固定支柱(1),所述固定支柱(1)为中空结构;
整体固定在固定支柱(1)内部的转向驱动模块(2);
上端和所述转向驱动模块(2)连接的轴系模块(3);
与所述轴系模块(3)下端固定连接的旋转支柱(4);
以及连接在固定支柱(1)和旋转支柱(4)之间的摩擦盘式阻尼器(5);
机载计算机根据转向驱动模块(2)采集信息调整转向驱动模块(2)中的电机(202)输出以及摩擦盘式阻尼器(5)的输出;
所述摩擦盘式阻尼器(5)包括阻尼器定座(501)、阻尼器动座(503)和摩擦片(502),阻尼器定座(501)固定在固定支柱(1)上,阻尼器动座(503)套入旋转支柱(4)上端且两者间只能轴向滑动而不能转动,摩擦片(502)固定在阻尼器动座(50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无人机前起落架的全电动转向减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驱动模块(2)还包括传感器、减速器(203)和电机支架(204),所述传感器与电机(202)直连,所述电机(202)输出轴和所述减速器(203)连接,所述减速器(203)通过螺钉和所述电机支架(204)固定连接,所述电机支架(204)和所述固定支柱(1)固定连接,所述机载计算机根据传感器采集信息调整电机(202)输出以及摩擦盘式阻尼器(5)的输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无人机前起落架的全电动转向减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为编码器(20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无人机前起落架的全电动转向减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支架(204)和所述固定支柱(1)固定连接具体为:所述电机支架(204)侧壁圆周均布多个径向螺纹孔,所述固定支柱(1)侧壁与电机支架(204)侧壁上的螺纹孔对应位置设置有螺钉间隙孔,螺钉依次穿过所述固定支柱(1)和所述电机支架(204)上的螺纹孔实现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无人机前起落架的全电动转向减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系模块(3)包括轴承(302)、小转轴(303)、大转轴(304)、套筒(305)和销轴(308);所述小转轴(303)下端和所述大转轴(304)上端螺纹连接,所述大转轴(304)设置在固定支柱(1)内,上下两端通过轴承(302)和所述固定支柱(1)连接,所述套筒(305)套在所述大转轴(304)外侧位于两个轴承(302)之间;
所述小转轴上端开有一个轴向孔和一个与该轴承(302)孔贯通的径向孔,所述减速器(203)输出轴插入到轴向孔,由一顶丝通过径向孔穿入压紧;所述大转轴(304)下端通过销轴(308)和所述旋转支柱(4)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无人机前起落架的全电动转向减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系模块(3)还包括垫圈(301)、调整垫(306)和压圈(307);所述垫圈(301)设置在所述小转轴(303)和大转轴(304)配合面处,所述大转轴(304)下端依次设置有调整垫(306)和压圈(307),所述调整垫(306)和轴承(302)外圈下端面接触,顶丝穿过固定支柱(1)的孔顶在压圈(307)的止动平面上。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590748.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飞机刹车防滑控制方法及飞机刹车系统
- 下一篇:一种无人机防坠毁保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