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碰撞吸能装置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18396.8 | 申请日: | 2016-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4343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宁强富;邹新远;吴靖;刘刚;胡思明;刘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15 | 分类号: | B62D21/15 |
代理公司: | 31264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爱华 |
地址: | 31005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碰撞吸能装置,包括前副车架、前横梁和两根吸能梁,两根吸能梁对称设置,并连接于前副车架与前横梁之间,前副车架、前横梁和两根吸能梁共同围成一碰撞区,吸能梁包括靠近碰撞区的第一侧面和与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吸能梁的第一侧面设有多个弯曲的第一诱导区,吸能梁的第二侧面设有多个弯曲的第二诱导区,且沿着吸能梁的长度方向第一侧面内的各第一诱导区的屈曲半径小于第二侧面内的各第二诱导区的屈曲半径。本发明的碰撞吸能装置能增强碰撞吸能效率,降低车体碰撞加速度,缓解对人体的冲击。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汽车。 | ||
搜索关键词: | 碰撞 装置 汽车 | ||
【主权项】:
1.一种碰撞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副车架(12)、前横梁(13)和两根吸能梁,两根该吸能梁对称设置,并连接于该前副车架(12)与该前横梁(13)之间,该前副车架(12)、该前横梁(13)和两根该吸能梁共同围成一碰撞区(101),该吸能梁包括靠近该碰撞区(101)的第一侧面(141)和与该第一侧面(141)相对的第二侧面(142),该吸能梁的第一侧面(141)设有多个弯曲的第一诱导区(102),该吸能梁的第二侧面(142)设有多个弯曲的第二诱导区(103),且沿着该吸能梁的长度方向该第一侧面(141)内的各第一诱导区(102)的屈曲半径小于该第二侧面(142)内的各第二诱导区(103)的屈曲半径,该吸能梁沿着该前横梁(13)到该前副车架(12)的方向,该吸能梁的横截面积依次增大,该吸能梁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吸能端(145)和第二吸能端(146),该第一吸能端(145)位于靠近该前横梁(13)的一侧,该第二吸能端(146)位于靠近该前副车架(12)的一侧,该第一吸能端(145)的两侧分别具有第一诱导区和第二诱导区,该第二吸能端(146)的两侧分别具有第一诱导区和第二诱导区。/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518396.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黄豆预处理装置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一体化LED光源模组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