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六步法制备吡唑嘧菌酯的合成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610384285.2 | 申请日: | 2016-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837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09 |
发明(设计)人: | 黄金祥;过学军;吴建平;胡明宏;杨亚明;程伟家;李红卫;徐小兵;杨志伟;高焰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广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31/22 | 分类号: | C07D231/22 |
代理公司: | 合肥鼎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2 | 代理人: | 叶丹 |
地址: | 2422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六步法制备吡唑嘧菌酯的合成工艺,合成工艺步骤如下:(1)邻硝基甲苯的还原反应;(2)羟胺的酰化反应;(3)甲基化反应;(4)通过溴化反应得到N‑甲氧基‑N‑2‑溴甲基苯基氨基甲酸甲酯;(5)1‑(4‑氯苯基)吡唑烷‑3‑酮的合成(6)吡唑醚菌酯的合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原材料价廉易得,反应条件温和,得到的目标产物纯度和收率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步法 制备 吡唑 嘧菌酯 合成 工艺 | ||
【主权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六步法制备吡唑嘧菌酯的合成工艺,其特征在于,合成工艺步骤如下:(1)向反应釜中加入10重量份的邻硝基甲苯,3‑5重量份的锌粉,12重量份的醋酸铵,30‑50重量份的丙酮,35‑55℃下搅拌20h,反应结束后过滤,滤渣用1,2‑二氯乙烷漂洗后备用,滤液浓缩后得到橙色固体,用乙醇漂洗橙色固体后,用丙酮/石油醚进行重结晶得到橙色晶体,干燥后即可得到N‑(2‑甲基苯基)羟胺备用;(2)将步骤1中得到的N‑(2‑甲基苯基)羟胺7重量份、碳酸氢钠10重量份和二氯甲烷溶剂15‑20重量份混合后搅拌,待N‑(2‑甲基苯基)羟胺充分溶解后,在5‑10℃时缓慢滴加3重量份氯甲酸甲酯,滴加完成后保温,过滤、水洗、减压蒸馏、干燥后进行重结晶,得到的白色固体即为N‑羟基‑N‑2‑甲苯氨基甲酸甲酯备用,减压蒸馏后得到的二氯甲烷用于后续的反应;(3)将步骤2中得到的N‑羟基‑N‑2‑甲苯氨基甲酸甲酯7重量份、碳酸钾11重量份和二氯甲烷10‑15重量份混合后搅拌,待N‑羟基‑N‑2‑甲苯氨基甲酸甲酯充分溶解后,在40‑50℃下缓慢滴加5重量份硫酸二甲酯,滴加完成后保温,再进行减压蒸馏、水洗、干燥后得到褐色油状物,得到N‑甲氧基‑N‑2‑甲基苯基氨基甲酸甲酯;(4)将步骤3中得到的N‑甲氧基‑N‑2‑甲基苯基氨基甲酸甲酯5重量份、N‑溴代丁二酰亚胺4‑7重量份和溶剂二氯化碳10‑15重量份,待固体充分溶解后,缓慢滴加3‑8重量份的偶氮二异丁腈,反应结束后水洗、干燥、减压蒸馏后得到黄色油状物,即为N‑甲氧基‑N‑2‑溴甲基苯基氨基甲酸甲酯;(5)在反应釜内加入无水乙醇100重量份,打开夹套蒸汽升温,将体系温度控制在40‑60℃,再加入金属钠20重量份,充分搅拌反应,再关闭夹套蒸汽,自然冷却至20‑35℃后,缓慢加入对氯苯肼盐酸盐70重量份,继续搅拌20min,再加入丙烯酰胺30重量份,缓慢升温至70‑80℃回流,继续搅拌5‑7h,反应结束后生成乳白色物质,减压蒸馏出乙醇,蒸干后回收乙醇;将乳白色物质冷却至10‑20℃,再滴加浓度为10%的盐酸调节溶液pH至6,搅拌0.5h后抽滤得到白色固体;(6)将5重量份的N‑甲氧基‑N‑2‑溴甲基苯基氨基甲酸甲酯,7重量份的步骤5中的白色固体,20重量份的二氯甲烷,8重量份的碳酸钾,混合均匀后搅拌40min,缓慢滴加5重量份的硫酸二甲酯,反应结束后,用浓度为10%的氨水和清水各萃取2次,萃取后的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蒸馏后得到黄色油状物,再用异丙醇重结晶,干燥后得到最终产物吡唑嘧菌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广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广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384285.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底层磨料处理浴室柜板材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具备独立悬吊系统的风扇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