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面污染漂浮物清洁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51607.3 | 申请日: | 2016-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0525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朱理想 | 申请(专利权)人: | 亳州沃野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5/32 | 分类号: | B63B35/32;E02B15/10;B63H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68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面污染漂浮物清洁机器人,包括机架、螺旋推进装置、上料倾倒装置、转向装置、动力补充装置、拦污门、滤网、气筒和固定扣,螺旋推进装置位于机架中部底端,转向装置位于机架后侧端,动力补充装置位于转向装置正上方,上料倾倒装置分别位于机架左右两侧的矩形框体内,拦污门分别位于机架左右两侧的矩形框体的正前方,滤网安装在机架半圆柱状壳体结构的上层内部,气筒分别对称位于机架的左右两侧,且气筒与机架之间通过固定扣进行连接。本发明集水面污染漂浮物收集、倾倒和储存于一体,实现了一机多能化,且智能化程度高,能够全自动的完成对水面污染漂浮物的清洁工作,工作效率高,清洁效果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面 污染 漂浮 清洁 机器人 | ||
【主权项】:
一种水面污染漂浮物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螺旋推进装置、上料倾倒装置、转向装置、动力补充装置、拦污门、滤网、气筒和固定扣;所述的机架左右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矩形固定框,机架中部由上层和下层组成,机架上层为上端开口的半圆柱状壳体结构,机架下层为左右对称的五边形平板结构,机架中部后侧端为梯形框体结构;所述的螺旋推进装置位于机架中部底端,转向装置位于机架后侧端,动力补充装置位于转向装置正上方;所述的上料倾倒装置、拦污门、气筒和固定扣的数量均为二,上料倾倒装置分别位于机架左右两侧的矩形固定框内,拦污门分别位于机架左右两侧的矩形固定框的正前方,滤网安装在机架半圆柱状壳体结构的上层内部,气筒分别对称位于机架的左右两侧,且气筒与机架之间通过固定扣进行连接;其中:所述的螺旋推进装置包括固定板、推进电机、推进轴、推进轴承和推进爪;所述的固定板数量为二,固定板呈矩形结构,固定板分别对称固定在机架中部下端,推进电机安装在靠近机架前端的固定板外侧,推进轴前端穿过固定板与推进电机主轴相连接,推进轴后端穿过靠近机架后端的固定板,且推进轴与固定板之间通过推进轴承进行固定,推进爪数量不少于五,推进爪依次均匀布置在推进轴上,且推进爪呈镰刀形螺旋结构;所述的上料倾倒装置包括外壳体、底板、升降板、倾倒板、电动推杆、直线导轨、滑块、球铰链、隔板、动滑轮、转轴、定滑轮、钢丝绳和升降电机;所述的外壳体横截断面呈U型结构,外壳体底端设置有底板,底板上依次均匀设置有条形孔,升降板位于底板正上方,倾倒板位于升降板正上方;所述的电动推杆、直线导轨、隔板、动滑轮、转轴、定滑轮、钢丝绳和升降电机的数量均为二,电动推杆位于升降板与倾倒板之间,电动推杆底端与升降板相连接,电动推杆顶端与倾倒板之间通过球铰链相连接;所述的直线导轨沿外壳体的横向中心轴线对称垂直布置,升降板和倾倒板内侧端均安装有球铰链,且球铰链沿外壳体的横向中心轴线对称垂直布置,球铰链一端与升降板以及倾倒板的内侧端相连接,球铰链另一端与与滑块相连接,且滑块呈T型结构,滑块安装在直线导轨上;所述的隔板固定在外壳体的外侧端拐角处,动滑轮通过转轴安装在升降板的外侧端,定滑轮与动滑轮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且定滑轮与动滑轮之间绕套有钢丝绳,定滑轮安装在升降电机主轴上,升降电机固定在外壳体上;所述的转向装置包括肋板、转向电机、主动轴、主动带轮、从动带轮、皮带、从动轴、带座轴承和转向爪;所述的肋板位于螺旋推进装置后端,且肋板与机架相固定,转向电机为同步双轴输出电机,转向电机固定在肋板中心位置处,主动轴一端与转向电机上端输出轴相连接,主动轴另一端与主动带轮之间通过键进行连接,从动带轮、皮带、从动轴和带座轴承的数量均为二,从动带轮分别位于主动带轮的左右两侧,且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均采用双排带轮,皮带绕套在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上,从动带轮与从动轴一端相连接,从动轴另一端穿过肋板,且从动轴与肋板之间通过带座轴承进行固定,转向爪依次固定在从动轴另一端和转向电机下端输出轴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亳州沃野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未经亳州沃野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351607.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八旋翼无人机的机身结构
- 下一篇:漂浮式水利水质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