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刺激响应型聚吡咯纳米管靶向药物载体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74522.6 | 申请日: | 2015-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129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钟世安;陈建;李慧;朱小红;康源;李灿;胡雨薇;黄燊;李雨晴;陈慧;姜云玲;王俊杰;李佳雯;冯楚文;梁筱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47/34 | 分类号: | A61K47/34;A61K47/10;A61K47/22;A61K47/06;A61K9/00;A61K45/06;A61P35/00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魏娟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刺激响应型聚吡咯纳米管靶向药物载体及制备方法,以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或多孔阳极氧化铝阵列为模板通过化学气相沉积制备聚吡咯纳米管;通过β-环糊精和聚吡咯纳米管管口之间用酰腙键、二硫键等刺激响应型敏感键连接,可以将药物阻挡在纳米管内并且在弱酸性及还原性环境将药物释放出来;将聚乙二醇链一端连接叶酸靶向分子另一端连接金刚烷头基,金刚烷头基通过主客包络与β-环糊精疏水空腔衔接,叶酸分子通过受体-配体介导识别肿瘤细胞。该方法制备的刺激响应型聚吡咯纳米管肿瘤靶向药物载体,粒径大小分布均匀,形貌可控,产品稳定,合成工艺简单,成本较低,适于大量生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刺激 响应 吡咯 纳米 靶向 药物 载体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刺激响应型聚吡咯纳米管药物载体,其特征在于,该载体的聚乙二醇链一端连接叶酸靶向分子,另一端连接金刚烷基,金刚烷基通过主客包络与巯基化β‑环糊精的疏水空腔衔接,并由β‑环糊精上巯基与载药的聚吡咯纳米管上的巯基氧化形成二硫键组装而成;所述的聚吡咯纳米管是由吡咯单体与端基二卤素取代直链烷烃发生氮取代反应得到1‑(ω‑卤代烷基)吡咯,以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或多孔阳极氧化铝阵列为模板,在所述的阵列内表面经化学气相沉积聚合后,再进行聚吡咯纳米管酰腙化、硫醇化得到含酰腙基和巯基的聚吡咯纳米管。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974522.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