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环电极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56175.6 | 申请日: | 2015-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312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林雨青;王克青;徐亚男;王艺涵;徐伶俐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C18/42 | 分类号: | C23C18/42;C23C18/18;G01N2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5 | 代理人: | 关畅 |
地址: | 10004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金膜材料的微环电极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首先在羟基化后的毛细管内壁自组装上聚多巴胺层,然后利用氨基和羟基与纳米金的静电,范德华力及氢键等作用自组装上单层金或铂纳米粒子,最后在管内引入含有氯金酸和盐酸羟胺的化学镀液使生长成金或铂薄膜。该方法制备金膜或铂膜微电极,简单易行,可在玻璃或石英管内壁形成均匀和厚度可控的金膜或铂膜。该方法所制备的单根微电极可潜在应用于活体原位或细胞表面化学物质的释放分析。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制备微电极和/或微电极阵列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注射泵的推动作用下,清洗支撑体后,用羟基化试剂对支撑体的内壁进行羟基化,再在羟基化后的内壁表面固定一层聚多巴胺膜,用水清洗后,推入纳米金溶胶或纳米铂溶胶,再用水清洗后,推入由氯金酸或氯铂酸与盐酸羟胺组成的混合液,即在所述支撑体的内壁沉积而得一层金膜或铂膜;所述支撑体为单个微电极的支撑体或微电极阵列的支撑体;构成所述支撑体的材料为玻璃或石英;所述支撑体为带有微米级尖端的毛细管;所述单个微电极的支撑体是按照如下步骤制备而得:将一根直径为1mm的玻璃毛细管或者石英管在拉制仪上拉制得到微米级的尖端;所述固定步骤中,所用试剂为多巴胺的tris溶液,pH值为8.0‑9.0,浓度为2mg/mL‑5mg/mL;固定的时间为3h‑4h,试剂的流速为10μL/min‑30μL/min;2)将步骤1)所得沉积有金膜或铂膜的支撑体烘干,将铜丝插入支撑体内与金膜或铂膜接触后,将支撑体的尖端和尾端密封,固化,得到所述微电极和/或微电极阵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师范大学,未经首都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156175.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化学处理;金属材料的扩散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金属材料腐蚀或积垢的一般抑制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18-00 通过液态化合物分解抑或覆层形成化合物溶液分解、且覆层中不留存表面材料反应产物的化学镀覆
C23C18-02 .热分解法
C23C18-14 .辐射分解法,例如光分解、粒子辐射
C23C18-16 .还原法或置换法,例如无电流镀
C23C18-54 .接触镀,即无电流化学镀
C23C18-18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18-00 通过液态化合物分解抑或覆层形成化合物溶液分解、且覆层中不留存表面材料反应产物的化学镀覆
C23C18-02 .热分解法
C23C18-14 .辐射分解法,例如光分解、粒子辐射
C23C18-16 .还原法或置换法,例如无电流镀
C23C18-54 .接触镀,即无电流化学镀
C23C18-18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