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掺杂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Cu3‑xP纳米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23547.8 | 申请日: | 2015-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3234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8 |
发明(设计)人: | 马万里;刘泽柯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30B29/10 | 分类号: | C30B29/10;C30B7/14;B82Y40/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2103 | 代理人: | 陶海锋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掺杂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Cu3‑xP纳米晶及其制备方法。具体而言,本发明的方法包括铜前驱体的制备、Cu3‑xP纳米晶的合成以及高温加热后处理三个步骤,通过调控反应条件可以获得尺寸大小为5.3~44.2nm,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吸收峰在1390~1710nm范围内可调的Cu3‑xP纳米晶材料,正好覆盖光通信的C波段(1530~1565nm)和L波段(1565~1625nm),而且共振吸收的强度也可以通过高温加热进行调控,这使得此材料在光通信和脉冲激光器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掺杂 局域 表面 等离子体 共振 cu3 xp 纳米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自掺杂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Cu3‑xP纳米晶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将铜试剂、三烷基膦和油胺加入到反应容器中,在50~150℃下搅拌并抽真空,直至铜试剂完全溶解,反应液无气泡且为澄清透明状,得到铜前驱体,其中所述铜试剂和三烷基膦的摩尔比为1:2~6;2)向反应容器中通入惰性气体,并调节至60~180℃的设定温度,将三(三甲基硅烷基)膦和十八烯混合均匀后快速转移至步骤1)中得到的铜前驱体中,并继续反应5~30分钟,其中所述三(三甲基硅烷基)膦和铜试剂的摩尔比为1~8:12;3)将温度升至300℃并继续反应一段时间,所述时间与步骤2)中所述反应的时间相同;4)反应完毕后,将反应液降至室温,通过丙酮沉淀、离心弃去上层液及真空抽干的后处理,得到自掺杂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Cu3‑xP纳米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023547.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