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相铁素体奥氏体不锈钢在审
申请号: | 201480039670.2 | 申请日: | 2014-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781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2 |
发明(设计)人: | J·奥利弗;E·施丁;R·彼得逊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托库姆普联合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42 | 分类号: | C22C38/42;C22C38/44;C22C38/54;C22C38/5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谭冀 |
地址: | 芬兰*** | 国省代码: | 芬兰;FI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双相铁素体奥氏体不锈钢,所述双相铁素体奥氏体不锈钢在退火条件下具有40-60体积%的铁素体和40-60体积%的奥氏体、优选45-55体积%的铁素体和45-55体积%的奥氏体,并具有改进的可冷加工性和冲击韧性。在对于铁素体形成元素和奥氏体形成元素即对于铬当量(Creq)和镍当量(Nieq):20<Creq<24.5和Nieq>10,其中Creq=Cr+1.5Si+Mo+2Ti+0.5Nb,Nieq=Ni+0.5Mn+30(C+N)+0.5(Cu+Co)的这样的条件下,所述不锈钢包含按重量%计小于0.07%的碳(C)、0.1-2.0%的硅(Si)、3-5%的锰(Mn)、19-23%的铬(Cr)、1.1-1.9%的镍(Ni)、1.1-3.5%的铜(Cu)、0.18-0.30%的氮(N),任选地用式(Mo+1/2W)≤1.0%计算的总量的钼(Mo)和/或钨(W),任选地0.001-0.005%的硼(B),任选地各自最高达0.03%的铈(Ce)和/或钙(Ca),余量为铁(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 ||
搜索关键词: | 双相铁素体 奥氏体 不锈钢 | ||
【主权项】:
双相铁素体奥氏体不锈钢,所述双相铁素体奥氏体不锈钢在退火条件下具有40‑60体积%的铁素体和40‑60体积%的奥氏体、优选45‑55体积%的铁素体和45‑55体积%的奥氏体,并具有改进的可冷加工性和冲击韧性,其特征在于在对于铁素体形成元素和奥氏体形成元素即对于铬当量(Creq)和镍当量(Nieq):20<Creq<24.5和Nieq>10,其中Creq=Cr+1.5Si+Mo+2Ti+0.5Nb,Nieq=Ni+0.5Mn+30(C+N)+0.5(Cu+Co)的这样的条件下,所述钢包含按重量%计小于0.07%的碳(C)、0.1‑2.0%的硅(Si)、3‑5%的锰(Mn)、19‑23%的铬(Cr)、1.1‑1.9%的镍(Ni)、1.1‑3.5%的铜(Cu)、0.18‑0.30%的氮(N),任选地用式(Mo+1/2W)≤1.0%计算的总量的钼(Mo)和/或钨(W),任选地0.001‑0.005%的硼(B),任选地各自最高达0.03%的铈(Ce)和/或钙(Ca),余量为铁(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托库姆普联合股份公司,未经奥托库姆普联合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80039670.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