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亮度近紫外LED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836533.3 | 申请日: | 2014-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385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贾传宇;于彤军;殷淑仪;张国义;童玉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33/12 | 分类号: | H01L33/12;H01L33/14;H01L33/06;H01L33/32;H01L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象新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0 | 代理人: | 贾晓玲 |
地址: | 10087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亮度近紫外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半导体光电子技术领域。该LED结构结构从下向上依次为:图形化蓝宝石衬底、低温GaN成核层、高温非掺杂GaN缓冲层、n型GaN层、n-Inx1Ga1-x1N/Aly1Ga1-y1N量子阱结构的应力释放层、低温n-Aly1Ga1-y1N电流扩展层、InxGa1-xN/AlyGa1-yN多量子阱发光层、p-Aly2Inx2Ga1-x2-y2N电子阻挡层、高温p型GaN层和p型InGaN接触层。本发明通过优化n型应力释放层和n型电流扩展层,可改善近紫外LED电流扩展效果,进而有效提高近紫外LED的发光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亮度 紫外 led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高亮度近紫外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该发光二极管外延为层状叠加结构,从下向上的材料依次为:图形化蓝宝石衬底、低温GaN成核层、高温非掺杂GaN缓冲层、n型GaN层、n‑Inx1Ga1‑x1N/Aly1Ga1‑y1N量子阱结构的应力释放层、低温n‑Aly1Ga1‑y1N电流扩展层、InxGa1‑xN/AlyGa1‑yN多量子阱发光层、p‑Aly2Inx2Ga1‑x2‑y2N电子阻挡层、高温p型GaN层、p型InGaN接触层,其中,n‑Inx1Ga1‑x1N/Aly1Ga1‑y1N应力释放层的周期数为5‑15,随着应力释放层生长周期数的增加,n‑Inx1Ga1‑x1N/Aly1Ga1‑y1N超晶格应力释放层中势阱Inx1Ga1‑x1N层的厚度从3nm阶梯式变化到5nm,势垒Aly1Ga1‑y1N层厚度从30nm阶梯式变化为10nm,InxGa1‑xN/AlyGa1‑yN多量子阱发光层的周期数为5‑10,且n‑Inx1Ga1‑x1N/Aly1Ga1‑y1N超晶格应力释放层、低温n‑Aly1Ga1‑y1N电流扩展层和InxGa1‑xN/AlyGa1‑yN多量子阱发光层中0.01≤x1≤x≤0.1,0.01≤y1≤y≤0.1;p‑Aly2Inx2Ga1‑x2‑y2N电子阻挡层中0.01≤x2≤x≤0.1;0.01≤y2≤y≤0.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未经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836533.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径向振动环状压电陶瓷复合变压器
- 下一篇:氮化物发光二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