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杂约束条件下多星多任务观测调度优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50731.0 | 申请日: | 2014-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612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徐瑞;赵凡宇;崔平远;李朝玉;朱圣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9/00 | 分类号: | G06F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杂约束条件下多星多任务观测调度优化方法,属于深空探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设计改进的蚁群算法实现,将环绕地球一个轨道圈次的一颗卫星资源用一只卫星代表,所有轨道圈次中的卫星资源形成一个蚁群系统;结合观测约束,引入能量需求预估和容量需求预估来控制转移概率。在状态转移规则中考虑了时间、能量和存储量等约束,并且观测调度任务具有优先级,该方法有助于提高真实卫星任务调度中的数据收集能力和应用水平。其中的改进蚁群算法,在可行的迭代范围内即能收敛得到更优质的解。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杂 约束 条件下 多星多 任务 观测 调度 优化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复杂约束条件下多星多任务观测调度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对多任务多资源调度问题模型的时序参数、优先级参数、存储器容量参数、电量参数进行初始化,产生待选观测任务集合,并在环绕地球的所有轨道圈次中随机放置多个卫星初始运行位置;步骤2,进行约束分析,综合考虑各类约束,建立问题模型和约束模型;将多任务多资源问题描述为六元组的形式,建立问题模型如下:MTRS={S,T,P,G,R,W} (1)其中,S表示卫星集合,设能执行观测任务的卫星数量为NS,有
其中
分别表示第1颗卫星,第2颗卫星,…,第Ns颗卫星;T表示所有任务集合,设候选观测任务数量为NT,则候选观测任务集
数据下传任务数量为ND,则数据下传任务集
P表示观测任务优先级的集合,
为任务ti在各卫星上的优先级,p1为任务ti在第1颗卫星上的优先级,p2为任务ti在第2颗卫星上的优先级,
为任务ti在第NS颗卫星上的优先级;G表示地面站集合,地面站数量为NG,
分别表示第1,2,…,NG个地面站;R表示调度过程中资源约束的集合,R={E,C},其中E表示能量,C表示数据存储容量;W表示可见窗口集合;
为卫星si的可用观测轨道圈次集,其中NO为si可用观测轨道数量;建立多任务多资源问题的约束模型为:①调度的目标函数:![]()
②约束条件:观测任务执行唯一性约束:![]()
同轨道圈次任务执行时间约束:![]()
卫星单一轨道圈次内电量约束:![]()
当前卫星(卫星资源)的存储器容量约束:总量约束:![]()
下传活动可行性的存储器容量约束:
上述约束模型中:时序参数:di为候选任务ti的观测持续时长;taci,j为任务ti到任务tj的姿态调整时间长度;优先级参数:wi为任务ti的优先级,对包括观测任务及数据下传任务在内的所有任务的优先级进行随机赋值;存储器容量参数:
为卫星sp总的可用存储容量;ci为任务ti所需占用的存储容量;cmax=max(ci)为所有观测任务中占用存储器容量的最大值;电量参数:
为卫星sp单个轨道圈次内可用的电量总量;ei为任务ti观测所需消耗电量;
为数据下传任务tdi所需消耗电量;eM为姿态机动单位角度所需能量;eS为姿态稳定所需消耗电量,常数值;调度过程中的决策变量为:![]()
![]()
步骤3,对一个轨道圈次内的任意一颗卫星,根据公式(4)计算满足时间约束的任务集合,并判断集合是否为空;筛选出该卫星在该圈次内能够执行的且满足时序约束的任务集合;步骤4,在步骤3得到的满足时间约束的任务集合中,根据公式(5)—(7)选取能够同时满足能量和存储容量约束的任务;在满足所有约束的任务集合中,对当前卫星进行状态转移,并逐步得到满足约束的可行任务序列;具体方法为:采用的状态转移规则为
式中,![]()
为卫星k允许执行任务的集合,其中:
为所有卫星已经探索过的任务目标,此集合为全局变量;t_violatek为当前卫星k的位置时间参数不能满足时间约束的目标任务集合;q0为控制转移规则的参数,在[0,1]区间内取值;q为[0,1]区间上均匀分布的随机变量;
τij为任务ti与任务tj间的信息素强度;
ξij=taci,j+ej为任务ti与任务tj间能量需求影响;ωj为任务tj优先级的影响;![]()
θj为存储器容量需求的影响;步骤5,经过步骤4的状态转移后,输出当前卫星在该圈次内需要探索的可行任务序列,更新信息素;信息素更新策略采用所有卫星同步迭代的转移方式,具体方法如下:步骤5.1,为所有卫星随机分配初始目标,然后所有卫星根据状态转移规则依次选择下一任务,当所有的卫星完成可行任务序列构造,得到所有卫星的可行任务序列集合为:![]()
若无法找到任务,则返回该卫星的可行任务序列t_fi,执行步骤5.2;步骤5.2,将TF收益与当前最优任务执行序列集TFBest作比较;若TF的总收益PTF不大于TFBest的总收益PBest,则TF所有边上的信息素挥发;步骤5.3,经过挥发更新之后,任务ti与任务tj间的信息素浓度为:
其中ρ为信息素挥发度,
为任务ti与任务tj间的原信息素强度;若当前迭代步骤产生任务序列的总收益PTF大于PBest,则更新全局最优任务执行序列集TFBest=TF;每次循环仅在当前迭代步数达到Nmax时,对当前全局最优任务执行序列集中的信息素浓度进行更新:![]()
式中
其中Q为预设参数,LBest为任务执行时资源参数的影响:![]()
步骤6,设置蚁群算法最大遗传代数为Nmax,若迭代步数未达到Nmax,则重新执行步骤3‑步骤5,每个迭代步骤中,所有卫星都完成自己的寻找过程;当迭代步数等于Nmax时,对当前全局最优任务执行序列集中的信息素浓度进行更新,完成一次循环,并输出结果TFbest。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650731.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 计算;推算;计数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