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目标应急跟踪及震灾范围确定的系统与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56887.2 | 申请日: | 2014-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688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周晓光;李光强;李道震;阳成飞;张攀;曾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Q50/26 | 分类号: | G06Q50/26;H04L29/08;H04W4/02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43114 | 代理人: | 杨萍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目标应急跟踪及震灾范围确定的系统与方法。系统包括服务端和移动终端,在服务端建立移动目标数据库;当应急跟踪事件发生时,服务端筛选出跟踪目标并向其携带移动终端发送应急跟踪请求;移动端接收、解析请求并向服务端发送当前位置信息以启动应急跟踪。震灾严重损毁区域确定方法,首先根据震中和烈度确定粗略灾区范围、筛选出常住在该区域内的移动目标,对其进行应急跟踪,获取移动目标反馈位置,以震中为中心将粗略范围划分为多个扇形单元,顺序连接各单元距离震中最近点即得到较精确灾区严重损毁区域。本发明能减少网络传输数据量,减轻服务端数据库存储压力,并提高震灾严重损毁区域确定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目标 应急 跟踪 震灾 范围 确定 系统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震灾范围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根据地震中心和地震烈度,确定粗略灾区范围;步骤b:将常住区域在粗略灾区范围内作为筛选条件,筛选的移动目标作为应急跟踪目标,获取跟踪目标当前位置信息;步骤c:以震中点为扇形顶点将粗略灾区范围划分为若干个相邻的扇形单元,计算出每个扇形单元中跟踪目标反馈的位置点中至震中距离最近的点,按照顺时针或逆时针顺序连接最近点,得到多边形P1;步骤d:检查多边形P1内是否包含其他跟踪目标反馈的位置点;如果无,则多边形P1为精确灾区范围;如果有其他位置点,求出该位置点所在的扇形单元,并以该位置点替换该扇形单元中的原距离最近的点,形成多边形P,即较精确灾区范围;所述步骤b中,采用移动目标应急跟踪系统获取跟踪目标当前位置信息;移动目标应急跟踪系统包括服务端和移动终端,服务端和移动终端无线通信连接;所述服务端包括数据管理模块、过滤模块、信息生成与发送模块、信息接收模块以及地图与轨迹显示模块;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信息接收与解析模块、空间位置获取与过滤模块以及位置信息生成与发送模块;获取跟踪目标当前位置信息的步骤如下:步骤1:服务端的数据管理模块建立移动目标数据库,移动目标数据库的数据包括移动目标的姓名、移动目标所携带的移动终端通信号码、移动目标常住区域;步骤2:当应急/应需跟踪事件发生时,服务端的过滤模块根据过滤条件筛选跟踪目标;步骤3:服务端的信息生成与发送模块向筛选出的跟踪目标所携带的移动终端发送当前位置请求信息;步骤4:跟踪目标所携带的移动终端的信息接收与解析模块接收、解析收到的信息,如果是上报当前位置请求信息,并经确认同意,则向服务端发送当前位置信息;步骤5:服务端的信息接收模块接收跟踪目标所携带的移动终端发来的当前位置信息;地图与轨迹显示模块将跟踪目标所携带的移动终端发来的当前位置信息与地图叠加,显示跟踪目标的当前位置;步骤6:服务端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实时跟踪,需要则通过信息生成与发送模块发送实时跟踪请求信息;步骤7:跟踪目标所携带的移动终端的信息接收与解析模块接收、解析收到的请求信息,如果是实时跟踪请求信息时,则确认是否同意跟踪请求;如果不同意,则不发送实时位置信息;如果同意,则在向服务端发送当前位置信息前,通过空间位置获取与过滤模块过滤不需要发送的位置信息,在发送位置信息时仅发送有效位置信息和状态信息;移动终端通过位置信息生成与发送模块,用于向服务端发送有效的位置信息和状态信息;状态信息包括表示位置未变化的编码;步骤8:服务端的信息接收模块接收跟踪目标所携带的移动终端发来的实时位置信息;地图与轨迹显示模块将跟踪目标所携带的移动终端发来的实时位置信息与地图叠加,得到跟踪目标的移动轨迹;所述步骤7中,移动终端在向服务端发送位置信息时,同时将此位置信息存储于缓存中,当获取到新的位置信息后,计算该位置信息指示的点与缓存中上一条发送的位置信息指示的点之间的距离,如果距离小于设定阈值,则该位置信息为无效的位置信息,过滤该条位置信息,在向服务端发送位置信息时仅发送有效位置信息,对于无效的位置信息仅发送位置未变化的编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556887.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