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半导体接触的非线性传输线模型及参数的拟合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258872.8 | 申请日: | 2014-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350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何凯;陈星;李杨;张勤耀;王建新;林春;周松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R31/26 | 分类号: | G01R31/26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郭英 |
地址: | 20008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半导体接触的非线性传输线模型及参数的拟合方法,它涉及到半导体器件结构性能的检测和表征领域,其步骤包括:1.建立非线性传输线模型;2.测量半导体薄膜材料上平行双矩形电极的I-V曲线;3.利用关系式R=dV/dI获得R-V曲线;4.利用非线性传输线模型计算测试结构的理论R-V曲线;5.利用模拟退火遗传算法拟合金属半导体接触的物理参数。本发明的优点为:建立了非线性传输线模型和相应的数值算法,可以定量的提取金属半导体接触相关物理参数,为精确表征和分析非线性金属半导体接触提供了新的方法。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半导体 接触 非线性 传输线 模型 参数 拟合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金属半导体接触的非线性传输线模型,它包括反映金属半导体接触整流相应的肖特基结、接触电阻ρc和金属电极下的半导体薄膜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半导体接触的非线性传输线模型用来模拟单个矩形电极上的电流、电压分布,电流沿电极长度方向在电极下半导体材料中流动,电流经由支路从半导体材料流入金属电极中,支路由所述的肖特基结和所述的接触电阻ρc串联组成;所述的肖特基结的电流‑电压关系为:![]()
其中,n为理想因子,n’为数字因子,满足:n‑1+n′‑1=1,β=q/(kBT),A*为Richardson常数,q为单位电荷,kB为玻尔兹曼常数,T为温度,φ为势垒高度,Vs为肖特基结上的电压降;ρsk为金属电极下半导体材料的薄膜电阻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258872.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