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无人移动平台网络化协同控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206019.1 | 申请日: | 2014-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843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夏元清;蒲钒;陈静;付梦印;李春明;李贺;邓志红;任雪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仇蕾安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无人移动平台网络化协同控制方法,针对单个机器人不能完成的作业任务,建立多机器人试验平台,进行编队、避障等基本行为的实验。第一步:采用里程计的定位方式搭建基于WIFI的UDP模式进行协调通信,实时掌握车位置与姿态;第二步:获取的位置和姿态建立差动独轮小车运动模型;第三步:分别将车与目标点看作相互吸引的正负电荷,应用之间产生的电场力作用于智能车,完成固定队形编队;第四步:编队过程中,通过第一步中相互通信过来的位置信息,判断是否将要发生碰撞,对于有碰撞可能的车,引入使它们相斥的势场来产生相互之间的斥力,避免车与车之间的碰撞;第五步:根据获取的全局信息和对小车目前位置的计算,使用相斥的势场力,来避免车与障碍物之间的碰撞。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 移动 平台 网络化 协同 控制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多无人移动平台网络化协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采用里程计的定位方式搭建基于WIFI的UDP模式进行协调通信,实时掌握车位置与姿态;第二步:根据第一步中获取的位置和姿态建立差动独轮小车运动模型;第三步:根据第二步中小车的运动模型,使用人工势能场方法进行编队,分别将车与目标点看作相互吸引的正负电荷,应用之间产生的电场力作用于智能车,完成固定队形编队;第四步:编队过程中,通过第一步中相互通信过来的位置信息,判断是否将要发生碰撞,对于有碰撞可能的车,引入使它们相斥的势场来产生相互之间的斥力,避免车与车之间的碰撞;第五步:根据获取的全局信息和对小车目前位置的计算,使用相斥的势场力,来避免车与障碍物之间的碰撞。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206019.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