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IPMC组合肌肉的仿心脏水下推进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31605.4 | 申请日: | 2014-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354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赵刚;孙壮志;饶宇;赵华兴;李芳;乔东潘;郭华君;隋智阳;李照远;刘文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H11/02 | 分类号: | B63H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IPMC组合肌肉的仿心脏水下推进器,由IPMC组合肌肉动力部件、自清洁过滤头、心房压力腔、心室压力腔、射流推进部分、射流调向部分组成。自清洁过滤部分包括过滤孔构成外罩,内部设计层过滤网,回流软管连接控制阀门与三通分流头;心房压力腔及心室压力腔主要是进水隔板及IPMC组合肌肉构成了心房压力腔III的结构,且在心房压力腔上的活塞具有通水单向阀,通过IPMC组合肌肉动力部件、倒流通道、出水孔等构成了心室压力腔,两个压力腔通过单向阀连接,整个房压力腔及心室压力腔是通过六个并行圆周排布方式组成,最后通过单向阀由出水孔出流。本发明在水下作业时,具有低噪声、低扰动性及低能耗等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ipmc 组合 肌肉 心脏 水下 推进器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IPMC组合肌肉的仿心脏水下推进器,其特征是:包括壳体、IPMC组合肌肉动力部件、心房压力腔、心室压力腔、射流推进部分、射流调向部分,IPMC组合肌肉动力部件包括肌肉元、活塞、蓄力弹簧、动力输出支撑架,肌肉元由四条IPMC肌肉条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构成,肌肉元的两端安装第一供电连接板,肌肉条与第一供电连接板之间通过连接电极相连形成肌肉束,肌肉束之间安装第二供电连接板形成组合肌肉,组合肌肉安装在活塞和动力输出支撑架之间,组合肌肉沿圆周方向均匀布置,在组合肌肉的中间设置蓄力弹簧,蓄力弹簧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活塞和动力输出支撑架上,壳体的首端安装过滤头,过滤头包括过滤外壳、过滤网,过滤网设置在过滤外壳和壳体之间,心房压力腔、心室压力腔均有六个且设置在壳体里,六个心房压力腔固定在壳体的首部且沿壳体的轴向均匀布置,六个心室压力腔固定在壳体的尾部且沿壳体的轴向均匀布置,第一‑第六心房压力腔分别通过第一‑第六单向阀连通第一‑第六心室压力腔,每个心房压力腔、心室压力腔里均安装IPMC组合肌肉动力部件,心房压力腔的动力输出支撑架上开有进水孔,心房压力腔的活塞上分别安装第七‑第十二单向阀,心室压力腔的动力输出支撑架上设置压差导管,心室压力腔的腔体上开设有倒流通道,第一与第四心室压力腔的压差导管、第二与第五心室压力腔的压差导管、第三与第六心室压力腔的压差导管分别连通,壳体的尾端安装射流推进部分和射流调向部分,射流推进部分包括推进壳体、第一三通分流头、射流喷嘴,第一三通分流头安装在推进壳体的首端,推进壳体上开设汇流通道,汇流通道分别与第二、第三、第五、第六心室压力腔倒流通道以及第一三通分流头的一个分流头相连通,汇流通道与倒流通道之间分别安装第十三‑第十八单向阀,汇流通道通过可控阀门与位于推进壳体尾端的射流喷嘴相连通,射流调向部分包括支撑座、第二三通分流头、第二‑第九可控阀门,支撑座固定在壳体的尾端,支撑座里开设有分流通道和调向射流口,第二三通分流头固定在支撑座上并与分流通道相连通,支撑座里安装第二‑第九可控阀门,第二‑第九可控阀门分别对应一个调向射流口,第二‑第九可控阀门均连通分流通道并分别连通各自对应的调向射流口,第一心室压力腔倒流通道连通分流通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131605.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