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磁性二氧化硅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05086.4 | 申请日: | 2014-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038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赵九蓬;赵长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益材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1/11 | 分类号: | H01F1/11;H01F1/42;B01J13/02;C12Q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41 | 代理人: | 李涛,袁红红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性二氧化硅复合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利用高温热解方法制备超顺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4~30nm),在磁性纳米粒子外表面,利用反相微乳液法包覆二氧化硅外壳(壳厚5~20nm),对二氧化硅表面进行氨基化修饰,用戊二醛作为交联臂,再接入配基蛋白,利用配基蛋白与目标蛋白的特异性结合,进行蛋白分离。本发明所制备的磁性微球粒径小,单分散性好,带有氨基的复合微球比表面积大,利用亲核加成反应,接入交联臂戊二醛后,可以接入多种配基蛋白,从而可以分离多种目标蛋白,十分适合生物样品中蛋白的快速分离及应用,在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应用价值。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磁性 二氧化硅 复合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主权项】:
一种磁性二氧化硅复合微球,包括超顺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其特征在于:超顺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直径为4‑30nm,超顺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外表面包覆有壳厚5‑20nm的二氧化硅外壳,所述二氧化硅外壳表面进行氨基化修饰,用戊二醛作为交联臂,再接入配基蛋白;所述磁性二氧化硅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四氧化三铁前驱体的制备;(2)利用反相微乳液法制备二氧化硅包覆的四氧化三铁磁性微球;(3)磁性微球表面降低非特异性吸附的处理;(4)接入配基蛋白;所述步骤(1)具体分为两步:第一步,将氯化铁和油酸钠以摩尔比为1:1~1:5溶于水、乙醇和正己烷混合溶液中,其中水、乙醇和正己烷体积比为3~4:4:7,在常温氮气环境下磁力搅拌,并加热至50~80℃,冷凝回流3~6h;待溶液冷却至室温,利用分液漏斗分离上层有机相,并用去离子水洗涤干燥,得到棕褐色蜡状固体,即得到油酸铁前驱体;第二步,将第一步制备的油酸铁前驱体溶于十八烯中,加入油酸,其中油酸与十八烯的摩尔比为1:1~5:1,以加热速率2~10℃/min加热至300~380℃,冷凝回流一定时间30~60min至溶液中发生强烈反应,待溶液变浑浊,呈黑褐色,关闭反应器,直至溶液冷却至室温,加入过量乙醇沉淀Fe3O4纳米粒子,离心分离;沉淀—再分散操作:将上清液倒出,将纳米粒子溶于正己烷中,再加入过量乙醇沉淀出Fe3O4纳米粒子,离心分离;重复上述沉淀—再分散操作,洗涤4~5次,得到疏水Fe3O4纳米粒子;所述步骤(2)具体分为三步:第一步,将6.8~20g的表面活性剂分散在200~600ml的环己烷中,超声;第二步,将40~120mg疏水Fe3O4纳米粒子加入到上述溶液中,持续搅拌,加入0.5~1.5ml浓度为25%‑28%氨水到混合溶液中;第三步,用衡压滴液方式将0.5~1.5mlTEOS分次滴入上述混合溶液中,搅拌反应8~24h,离心洗涤后获得Fe3O4@SiO2复合微球,将Fe3O4@SiO2复合微球再分散于乙醇中。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益材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益材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105086.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