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垃圾清扫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81324.8 | 申请日: | 2013-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174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胡锦扬;谢福华;张礼富;温祥东;胡政;李文华;李怡冉;马双龙;易中贵;刘德林;李科;程东旭;邓敏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航空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5/00 | 分类号: | B25J5/00;B25J13/08;E01H1/04 |
代理公司: | 南昌洪达专利事务所 36111 | 代理人: | 刘凌峰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垃圾清扫机器人,它由自走系统、垃圾识别定位系统、垃圾清扫系统和垃圾倾倒系统组成。4大系统分工明确而由协调统一。自走系统在整个垃圾清扫机器人工作中处于工作状态。当摄像头发现垃圾时,清扫机器人的垃圾定位系统进入工作状态。定位完毕后机器人的清扫系统进入工作状态。清扫完毕后倾倒系统进入工作状态。至此完成整个清扫过程。它具有自动搜寻、识别、定位、清扫垃圾的功能,能够在高温或寒冷的室外环境正常工作。 | ||
搜索关键词: | 垃圾 清扫 机器人 | ||
【主权项】:
一种垃圾清扫机器人,它包括外壳、轴Ⅰ、轴承座、连杆Ⅰ、电动推杆输出轴、轴Ⅱ、电动推杆、连杆Ⅱ、底板、清扫斗、摄像头、超声波避障传感器、传动轴、清扫板连接块、转角电位器Ⅰ、红外传感器、减速电机Ⅰ、清扫板、减速电机Ⅱ、前红外避障传感器、前车轮、后红外避障传感器、后车轮、侧插板、插板限位块、立支架、减速电机Ⅲ、小齿轮、连杆Ⅲ、大齿轮、轴Ⅲ 、轴Ⅳ、轴Ⅴ、固定支架、转角电位器Ⅱ、连接板、角铝、轴Ⅵ、舵机支架、舵机Ⅰ和舵机Ⅱ,其特征在于外壳的底部为底板,底板的下表面前部和后部分别连有前车轮和后车轮,前车轮和后车轮均连有减速电机Ⅱ,底板的上表面前部设有前红外避障传感器,外壳的侧避上连有插板限位块,侧插板连接在插板限位块之间,位于侧插板正下方的外壳侧避上还设有后红外避障传感器,外壳中后部连有两个立支架,立支架之间连有两个轴Ⅰ,其中上方的轴Ⅰ两端连有轴承座,上方的轴Ⅰ和下方的轴Ⅰ分别连接在连杆Ⅰ和连杆Ⅱ的后端,位于立支架之间前方的外壳上还电动推杆,轴Ⅱ连接在电动推杆上方的电动推杆输出轴上,轴Ⅱ的两点连接在连杆Ⅰ上,连杆Ⅰ和连杆Ⅱ的前部连接在连杆Ⅲ上,连杆Ⅲ之间连有轴Ⅲ、轴Ⅳ和轴Ⅴ,连杆Ⅲ通过连接板与角铝相连,角铝和固定支架均固定连接在清扫斗的后侧避上,轴Ⅵ的两端分别连有转角电位器Ⅱ和小齿轮,转角电位器Ⅱ连接在固定支架上,小齿轮和位于轴Ⅴ上的大齿轮啮合,轴Ⅵ紧靠小齿轮的一端还设有减速电机Ⅲ;清扫斗的前部两侧通过清扫板连接块连接清扫板,清扫板连接块连接在位于清扫斗内的传动轴上,传动轴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有减速电机Ⅰ和转角电位器Ⅰ,清扫斗内底部还设有红外传感器,清扫斗的顶部对称设有超声波避障传感器,清扫斗的顶部连有舵机Ⅱ,舵机Ⅱ的上部连有舵机Ⅰ,舵机Ⅰ通过舵机支架与摄像头相连。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航空大学,未经南昌航空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20281324.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冲压机切换冲头的装置
- 下一篇:可自由调节长度的跳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