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报警级别设定部的马达驱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07626.X | 申请日: | 2013-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8420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1 |
发明(设计)人: | 吉田友和;堀越真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那科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P27/06 | 分类号: | H02P27/06;H02M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3 | 代理人: | 曾贤伟,范胜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报警级别设定部的马达驱动装置,马达驱动装置具备正向转换器,其使电源侧的交流电力与直流侧的直流电力彼此进行电力转换;反向转换器,其将直流侧的直流电力转换为马达驱动用的交流电力而输出到马达侧,并将来自马达侧的再生交流电力转换为直流电力而输出到直流侧;DC链路部,其对正向转换器的直流侧与反向转换器的直流侧进行连接,并具有能够存储直流电力的电容器;电压检测部,其检测电容器的直流电压值;报警级别设定部,其设定电容器的直流电压值的报警级别;报警判断部,其判断检测出的直流电压值是否超过报警级别;报警通知部,在判断为超过了报警级别的情况下,报警通知部通知针对反向转换器的转换动作的停止指令。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报警 级别 设定 马达 驱动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马达驱动装置(1),其特征在于,具备:正向转换器(11),其将从交流电源侧提供的交流电力转换为直流电力而输出到直流侧,并将在马达减速时从直流侧提供的直流电力转换为交流电力而输出到交流电源侧;反向转换器(21),其将从直流侧提供的直流电力转换为用于驱动马达(2)的交流电力而输出到交流马达侧,并将在马达减速时来自交流马达侧的再生交流电力转换为直流电力而输出到直流侧;DC链路部(12),其对所述正向转换器(11)的直流侧与所述反向转换器(21)的直流侧进行连接,并具有能够存储直流电力的DC链路电容器;电压检测部(13),其检测所述DC链路电容器的直流电压值;报警级别设定部(14),其设定与所述DC链路电容器的直流电压值有关的过电压报警级别;报警判断部(15),其判断由所述电压检测部(13)检测出的直流电压值是否超过了由所述报警级别设定部(14)设定的过电压报警级别;以及报警通知部(16),在所述报警判断部(15)判断为由所述电压检测部(13)检测出的直流电压值超过了由所述报警级别设定部(14)设定的过电压报警级别的情况下,所述报警通知部(16)通知针对所述反向转换器(21)的转换动作的停止指令,所述报警级别设定部(14)具有:预测运算部(31),其按照下式(2)根据由所述报警判断部(15)判断为超过了过电压报警级别起直到所述反向转换器(21)停止转换动作为止所需的时间即第一参数T1、由所述反向转换器(21)对马达减速时产生的再生交流电力进行转换而生成的直流电力的量即第二参数P1、在马达减速时通过所述正向转换器(11)生成返回到交流电源侧的交流电力所使用的直流电力的量即第三参数P2、以及所述DC链路电容器的容量即第四参数C,来对由所述报警判断部(15)判断为超过了过电压报警级别起直到所述反向转换器(21)停止转换动作为止所需的时间的期间中所述DC链路电容器的直流电压值的上升量V进行预测运算,(P1-P2)×T1=12×C×(V2-V02)---(2)]]>其中,V0是DC链路电容器稳定时的电压即输入电压峰值,并通过下式(1)求取上述式(2)中的P1:P1×T=12×C×(V12-V02)---(1)]]>其中,T是DC链路电容器的电压从V0到达V1为止所需的时间,V1是当正向转换器不向交流电源侧再生时DC链路电容器的电压达到的电压值;以及确定部(32),其在根据所述上升量算出的所述反向转换器(21)停止转换动作的时间点的所述DC链路电容器的直流电压值大于根据所述DC链路电容器的耐压以及所述正向转换器(11)和所述反向转换器(21)内的各元件的耐压而设定的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上升量设定所述过电压报警级别,在小于所述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将所述预定的阈值设定为所述过电压报警级别。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发那科株式会社,未经发那科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407626.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转台分度装置
- 下一篇:袋泡药茶的配方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