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紫外共振腔发光二极管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41880.X | 申请日: | 2013-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364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曾建平;闫建昌;王军喜;丛培沛;孙莉莉;董鹏;李晋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L33/10 | 分类号: | H01L33/10;H01L33/0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宋焰琴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够发射具有峰状轮廓并具有中心波长(λ)的辐射的共振腔紫外发光二极管(RC-UVLED)装置,该装置包括:一种共振腔紫外发光二极管装置,其包括:第一腔,其用于传输共振腔紫外发光二极管装置的量子阱有源区向上辐射和经过第一反射器反射的电磁波;第二腔,其用于传输共振腔紫外发光二极管装置的量子阱有源区向下辐射和经过第二反射器反射的电磁波;其中第一腔和第二腔共同构成的共振通道,电磁波在其中来回传播。第一反射器和第二反射器,分别连接到该第一腔和第二腔,分别用于反射从第一腔和第二腔中经过并射向反射器的电磁波。 | ||
搜索关键词: | 紫外 共振 发光二极管 | ||
【主权项】:
一种共振腔紫外发光二极管装置,其包括:第一腔,其用于传输共振腔紫外发光二极管装置的量子阱有源区向上辐射和经过第一反射器反射的电磁波;第二腔,其用于传输共振腔紫外发光二极管装置的量子阱有源区向下辐射和经过第二反射器反射的电磁波;其中第一腔和第二腔共同构成的共振通道,电磁波在其中来回传播。第一反射器和第二反射器,分别连接到该第一腔和第二腔,分别用于反射从第一腔和第二腔中经过并射向反射器的电磁波;其中,所述第一腔和第二腔的交界处为反节点,所述反节点位于所述共振腔紫外发光二极管装置的量子阱有源区,且在辐射复合最强的量子阱位置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141880.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配式公路钢桥搬运架设车
- 下一篇:一种高纯度丝素肽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