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岩虫-江蓠-海参池塘混合养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46452.9 | 申请日: | 2013-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987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杨大佐;周一兵;刘海映;张丽霞;张旭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A01K67/033;A01G33/00 |
代理公司: | 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 21220 | 代理人: | 田和穗 |
地址: | 116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岩虫-江蓠-海参池塘混合养殖方法,通过人工投放海参、岩虫和江蓠苗,在近海养殖池塘进行进行立体混合养殖。它能够有效地利用海参池塘的养殖空间和营养物质,将其转化为具有经济价值的江蓠植物生产力,防止池塘富营养化的发生,同时利用海参粪便等池塘沉积性有机颗粒物作为为岩虫的饵料,降低了其过度累积后造成池底污染的几率;其次它能够提高了单位池塘的养殖收益,由于岩虫和江蓠都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因此使混合养殖的单位亩产收益率提高2-3倍;每3年通过人工挖掘的方式采捕岩虫一次,采挖过程中同时进行了池底清淤和底质翻新,改变了普通池塘养殖池塘底质淤泥长期无法清除的困难。 | ||
搜索关键词: | 岩虫 江蓠 海参 池塘 混合 养殖 方法 | ||
【主权项】:
1. 一种岩虫-江蓠-海参池塘混合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池塘内设置硬质海参礁,第一年的5-6月份向池塘内投放40-400头/kg的大规格海参苗种进行海参的养殖,海参养殖周期为1-2年,轮捕轮放,b、第一年的5-6月份向池塘内投放苗种规格为0.5-2cm的岩虫苗种,投苗密度为1-3万/亩,c、第一年的5-6月份采用池底投苗和渔网吊养两种方式进行江蓠苗种的投放,其中池底投苗的播苗密度为20-50公斤/亩,渔网吊养采用四角捆绑浮漂的网目直径为1-2cm的渔网,投放密度为150-250公斤/亩,d、以10-15天为周期对池水透明度的进行检测,当透明度>50cm时,向池塘内投放发酵鸡粪,标准为100-300公斤/天,至池水透明度达到40cm时停止投放发酵鸡粪,透明度<30cm时,换掉
的池水,e、第二年的6月1日至7月31日,利用浮游动物网捞取池塘内上层水中的浮游动物,显微镜镜检确认为岩虫浮游幼虫后,在此后的1个月内都采取只进水、不出水的养殖方法,且进水用40目网过滤, f、投放江蓠苗种后2-3个月进行江蓠的采收,采用拉网采收的方式进行,将池底的江蓠苗种全部采收,渔网吊养的江蓠苗种采收完成后,按照300-400公斤/亩的密度进行留种,每年采收江蓠1-2次,每年的9月份之后不再进行采收,g、养殖期间每1-2年为一个周期进行海参的采捕,每3年为一个周期进行岩虫的采捕,采捕方式为排干池水,采捕池塘底质表面的全部海参后,进行岩虫的人工采捕,在采捕岩虫的同时,进行池底淤泥的清污,为下一次海参和岩虫的播种做准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洋大学,未经大连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046452.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浅层气浮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抓取比散货抓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