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气轮机中的催化燃烧器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80063258.5 申请日: 2012-12-11
公开(公告)号: CN104011468A 公开(公告)日: 2014-08-27
发明(设计)人: 堂浦康司;绪方正裕 申请(专利权)人: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主分类号: F23R3/40 分类号: F23R3/40;F23C13/00;F23D14/18
代理公司: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代理人: 谢顺星;张晶
地址: 日本*** 国省代码: 日本;JP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用于燃气涡轮发动机(GT)的催化燃烧器(2),催化燃烧器(2)具备多段式的催化剂单元(U1、U2、U3)。在各段的催化剂单元(U1、U2、U3)上分别设置有针对气体的压力而支持催化剂单元(U1、U2、U3)的支持材(64)。这些各段的催化剂单元(U1、U2、U3)包括支持材(64)而被单元化,催化剂单元(U1、U2、U3)相对于燃烧器壳体(50)自由装卸地进行安装。
搜索关键词: 燃气轮机 中的 催化 燃烧
【主权项】:
一种催化燃烧器,其用于燃气轮机,具备多段式的催化剂单元,和在内部收纳所述催化剂单元的中空筒状主体部;各段的所述催化剂单元分别具有支持所述催化剂载体的支持材;所述催化剂单元相对于形成所述主体部的外围的壳体自由装卸地进行安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80063258.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一种复合型柔和催化燃烧装置-201711071798.9
  • 陈哲;苏雷涛;胡亚轩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广东电科院能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2017-11-03 - 2019-05-14 - F23R3/40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型柔和催化燃烧装置,由预混区、催化燃烧区及气相燃烧区三个区域组成,预混区包括预混室、连接在预混室进口的启动燃料管路及设置在该管路与预混室连接处的启动点火器、连接在预混室后部的主燃料管路,催化燃烧区设置在预混区的后端,包括与预混室联通的催化燃烧室,该催化燃烧室内设有堇青石蜂窝状催化反应器、与催化燃烧室连通的二次燃料管路,气相燃烧区设置在催化燃烧区的后端,包括与催化燃烧室联通的均相燃烧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性能可靠、燃烧效率高、环境污染小;同时利用无火焰燃烧能够有效减少或消除燃气轮机燃烧室中的热声振荡现象。
  • 一种柔和均相催化燃烧器-201721454337.5
  • 陈哲;苏雷涛;胡亚轩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广东电科院能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2017-11-03 - 2018-07-24 - F23R3/40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柔和均相催化燃烧器,由预混区、催化燃烧区及气相燃烧区三个区域组成,预混区包括预混室、连接在预混室进口的启动燃料管路及设置在该管路与预混室连接处的启动点火器、连接在预混室后部的主燃料管路,催化燃烧区设置在预混区的后端,包括与预混室联通的催化燃烧室,该催化燃烧室内设有堇青石蜂窝状催化反应器、与催化燃烧室连通的二次燃料管路,气相燃烧区设置在催化燃烧区的后端,包括与催化燃烧室联通的均相燃烧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性能可靠、燃烧效率高、环境污染小;同时利用无火焰燃烧能够有效减少或消除燃气轮机燃烧室中的热声振荡现象。
  • 一种新型的催化柔和燃烧方法-201711070819.5
  • 翁一武 - 上海交通大学
  • 2017-11-03 - 2018-06-01 - F23R3/40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的催化柔和燃烧方法,采用分级概念的模式,将催化燃烧和后催化燃烧(气相反应)相结合,利用分级式燃烧室的三个区域:预混区、催化燃烧区、气相燃烧区(后催化燃烧区),实现燃料在燃烧室中的高效清洁燃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性能可靠、能够降低燃烧产物中NOx和碳氢化合物含量,具有较高的燃烧效率,降低了环境污染;同时利用无火焰燃烧能够有效减少或消除燃气轮机燃烧室中的热声振荡现象。
  • 流速分布均匀化装置-201280064270.8
  • 堂浦康司;绪方正裕;棚木航介 -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 2012-12-26 - 2014-09-03 - F23R3/40
  • 一种流速分布均匀化装置(10),其不会导致大型化,能够以小的压力损失使催化燃烧器的入口的速度分布均匀化,具备设置在催化燃烧器(2)的入口室(8)中的整流叶片(12)和整流板(13)。入口室(8)的横断面为圆形,具有流入口(80)和流出口(82),流入口(80)使燃料气体(G2)从入口室(8)的径向流入,流出口(82)使燃料气体(G2)向轴向流出。整流叶片(12)的顶端边缘(12a)朝向流入口(80),整流叶片(12)具有整流面(12b),整流面(12b)从顶端边缘(12q)分成两叉,朝向入口室(8)的圆筒形内壁面延伸,使流入入口室(8)的燃料气体(G2)生成沿圆筒形内壁面朝向流入口(80)的涡流。整流板(13)配置在流出口(82),具有使燃料气体(G2)通过的多个开口(13a、13b)。
  • 燃气轮机中的催化燃烧器-201280063258.5
  • 堂浦康司;绪方正裕 -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 2012-12-11 - 2014-08-27 - F23R3/40
  • 用于燃气涡轮发动机(GT)的催化燃烧器(2),催化燃烧器(2)具备多段式的催化剂单元(U1、U2、U3)。在各段的催化剂单元(U1、U2、U3)上分别设置有针对气体的压力而支持催化剂单元(U1、U2、U3)的支持材(64)。这些各段的催化剂单元(U1、U2、U3)包括支持材(64)而被单元化,催化剂单元(U1、U2、U3)相对于燃烧器壳体(50)自由装卸地进行安装。
  • 燃气涡轮发动机中的催化燃烧器-201280063268.9
  • 堂浦康司;绪方正裕 -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 2012-12-11 - 2014-08-20 - F23R3/40
  • 用于燃气涡轮发动机(GT)的催化燃烧器(2),具备套体(54)、催化剂保持体(62)、支持材(64)和下游侧限制部件(72),套体(54)在内部收纳催化剂载体(10);催化剂保持体(62)夹在套体(54)与催化剂载体(10)之间,在套体(54)的内周面保持催化剂载体(10)的外周面,同时,阻止处理气体(G2)通过催化剂载体(10)的外周,向下游侧泄漏;支持材(64)配置在催化剂载体(10)的处理气体流向的下游侧,来保持催化剂载体(10);下游侧限制部件(72)配置在催化剂保持体(62)的下游侧,阻止向处理气体流向移动。
  • 一种等离子和气体辅助雾化燃烧的双燃料喷嘴-201410085362.5
  • 郑洪涛;刘潇;齐秀龙;邓博阳;李智明;杨仁;杨洪磊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2014-03-11 - 2014-07-02 - F23R3/40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等离子和气体辅助雾化燃烧的双燃料喷嘴,包括气路组件、等离子放电组件、油过滤组件和气体辅助旋流喷嘴组件;液态燃料通过油过滤组件后沿径向进入到等离子放电组件的环形放电间隙中,通过介质阻挡放电,燃料发生部分裂解,形成等离子微团,掺混于燃料内部,利用等离子微团在喷嘴出口处的瞬间爆破及其易燃性,加强雾化;气态燃料由入口经包围于外电极外部的环形气腔一部分进入到气体辅助旋流喷嘴组件,对液态燃料进行冲击辅助雾化,另一部分经由气体导流板旋流而出,对液态燃料产生剪切作用,使液滴深度雾化。本发明可以很好地实现燃料深度雾化和稳定旋流,提高了燃烧稳定、完全性,降低了污染物排放。
  • 一种等离子体催化气态燃料的双燃料喷嘴-201410085310.8
  • 郑洪涛;齐秀龙;刘潇;李智明;杨仁;杨洪磊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2014-03-11 - 2014-07-02 - F23R3/40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等离子体催化气态燃料的双燃料喷嘴,主要包括低温等离子体放电组件、气路组件、油路组件和喷嘴固定装置。裂解气燃料沿径向进入到放电组件的环形放电间隙中,在低温等离子体催化作用下发生重整反应,转化为热值更高的重整气,并且催化反应剩余的气体等离子微团,可以包含在重整气内部,提高其易燃性,最后经过气体导流板旋流而出,形成回流区,提高燃烧稳定性。本发明油路组件伸入到放电组件的外电极之中,不仅可以节省空间,而且可以对油气路控制供油状态,单独或同时开启,满足启动和变工况功率需求,还可以利用气路组件进行喷水操作,降低NOx排放。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