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1,2-二氢酞嗪类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361192.X 申请日: 2012-09-26
公开(公告)号: CN102863393A 公开(公告)日: 2013-01-09
发明(设计)人: 许斌;李贵飞;刘秉新;丁正伟;高明春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大学
主分类号: C07D237/30 分类号: C07D237/30
代理公司: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代理人: 陆聪明
地址: 200444***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涉及一种1,2-二氢酞嗪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化合物的结构式为:其中:R1=H,p-Cl,p-F,p-Me,m-F,m-MeR2=H,p-Cl,p-F,p-Me,m-F,m-Me,o-Me,o-OMeR3=Ts,Ms,-SO2PhR4=CO2Me,CO2Et,CO2Bu,CO2Bn,CO2CH2CH=CH2,CO2Ph,CO2H,CONH2,CN本发明涉及的1,2-二氢酞嗪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药物分子骨架,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显而易见的突出性特点和显著优点:本发明方法原料易得,并采用廉价的醋酸铜为氧化剂,使用常规的反应溶剂,操作非常简单,条件温和,反应环保,产率最高可达97%,反应的选择性高,非常适合工业生产。
搜索关键词: 二氢酞嗪类 化合物 及其 合成 方法
【主权项】:
1.一种1,2-二氢酞嗪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该化合物的结构式为:其中:R1 = H、Cl、F或Me;R2 = H、Cl、F、Me或OMe;R3 = Ts、Ms或SO2Ph;R= CO2Me、CO2Et、 CO2Bu、CO2Bn、CO2CH2CH=CH2、CO2Ph、CO2H、CONH2或C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361192.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一种采用微通道反应器连续制备1;4-二氯酞嗪的方法-201910552105.0
  • 吴成;韩建国;刘恩德;胡程誉;郑禹忠;许汉 - 中昊(大连)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2019-06-25 - 2019-10-08 - C07D237/30
  • 本发明涉及医药中间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微通道反应器连续制备1,4‑二氯酞嗪的方法。1,4‑二氯酞嗪的合成属于典型的氯化反应,属于危险工艺,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且污染较大,生产效率低。本发明通过采用连续流连续合成1,4‑二氯酞嗪可以克服以上缺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1)将原料邻苯二甲酰肼烘干后,研磨至粒径小于100μm,再与三氯甲烷、三氯化磷在一个反应瓶中搅拌形成悬浊液。(2)将悬浊液与氯气分别泵入微通道反应器内预热至反应温度后,通入第一块微通道反应模块中进行混合反应。(3)得到的混合物在后续的一块微通道反应模块或者串联的2‑5块微通道反应模块中完全反应得到含有1,4‑二氯酞嗪的混合物。(4)对含有1,4‑二氯酞嗪的混合物进行简单的分离提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工艺简单,三废大大减少,反应条件控制准确,生产效率高,本质安全,产品纯度高,能连续生产等。
  • 一种通过二价稀土碘合物促进的氮气活化和转化方法-201610025417.2
  • 周锡庚;王岩;朱振宇 - 复旦大学
  • 2016-01-15 - 2019-01-15 - C07D237/30
  • 本发明属于有机化学合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通过二价稀土化合物活化、转化氮气的方法。本发明以二价稀土二碘化物为还原剂,加入溶剂后与氮气发生反应,然后加入氢源,再与醛或酮类化合物反应,得到吖嗪或哒嗪类化合物。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温和条件下活化氮气、使之转化成为含氮有机化合物的方法。与经典的合成氨路径相比,避免了高温、高压和氨氧化等苛刻反应条件,对发展氮气分子活化新技术和拓展稀土金属在有机合成的应用有重要意义。
  • 1,4-二(对羟基苯基)-2,3-二氮杂萘及其合成方法-201010115129.9
  • 李艳 - 大连九信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 2010-02-23 - 2017-04-05 - C07D237/30
  • 1,4‑二(对羟基苯基)‑2,3‑二氮杂萘及其合成方法。用对卤苯甲醚与镁条制成格氏试剂;在四氢呋喃/甲苯、2‑甲基四氢呋喃/甲苯、或者乙醚/甲苯混合溶剂中将其与邻苯二甲酸酐反应制得苯‑1,2‑双(对甲氧基)苯酮;在冰乙酸或醇为溶剂下,苯‑1,2‑双(对甲氧基)苯酮再与水合肼反应制得2,3‑二氮杂萘1,4‑双‑对苯甲醚;最后以冰乙酸为溶剂,将其在40%的氢溴酸参与下脱去甲基而得到产品。为开发含二氮杂萘结构的高性能聚合物材料提供了一种新的单体。本发明技术路线的选择合理、简便,容易操作,在技术上为这一类型高分子产品的中间体的合成提供了成功的合成方法。
  • 1,2,3,4-四氢酞嗪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工艺方法-201210539084.7
  • 雷庭军;王星;吴勇 - 韶远化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2012-12-13 - 2014-06-18 - C07D237/30
  • 本发明提供了一类关于1,2,3,4-四氢酞嗪类化合物用于杀菌剂和抗HIV等新型药物的中间体的合成及工艺方法。利用便宜和易得的各类邻二甲酸或邻二甲酸酐为原料,经过二步反应,得到1,2,3,4-四氢酞嗪类化合物。本方法原料易得,成本低,反应简单,易于控制,处理简单,并且可以找到大量的工业副产品酰肼直接作为第二步原料并且易于放大,本发明为经济方便而且以工业副产品为原料进行再利用为绿色化工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进行1,2,3,4-四氢酞嗪类化合物的合成生产及工艺方法。
  • 1,2-二氢酞嗪类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201210361192.X
  • 许斌;李贵飞;刘秉新;丁正伟;高明春 - 上海大学
  • 2012-09-26 - 2013-01-09 - C07D237/30
  • 本发明涉及一种1,2-二氢酞嗪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化合物的结构式为:其中:R1=H,p-Cl,p-F,p-Me,m-F,m-MeR2=H,p-Cl,p-F,p-Me,m-F,m-Me,o-Me,o-OMeR3=Ts,Ms,-SO2PhR4=CO2Me,CO2Et,CO2Bu,CO2Bn,CO2CH2CH=CH2,CO2Ph,CO2H,CONH2,CN本发明涉及的1,2-二氢酞嗪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药物分子骨架,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显而易见的突出性特点和显著优点:本发明方法原料易得,并采用廉价的醋酸铜为氧化剂,使用常规的反应溶剂,操作非常简单,条件温和,反应环保,产率最高可达97%,反应的选择性高,非常适合工业生产。
  • 1,2-二氢酞嗪类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201210213340.3
  • 许斌;李贵飞;刘秉新;丁正伟;高明春 - 上海大学
  • 2012-06-27 - 2012-10-03 - C07D237/30
  • 本发明涉及一种1,2-二氢酞嗪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化合物的结构式为:其中:R1=H、Cl、F或Me;R2=H、Cl、F、Me或OMe;R3=Ts、Ms或-SO2Ph;R4=CO2R''、CONH2或CN,其中R''为H、C1~C4的支链烷基、烯烃基、Bn或Ph。本发明涉及的1,2-二氢酞嗪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药物分子骨架,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显而易见的突出性特点和显著优点:本发明方法原料易得,并采用廉价的醋酸铜为氧化剂,使用常规的反应溶剂,操作非常简单,条件温和,反应环保,产率最高可达97%,反应的选择性高,非常适合工业生产。
  • 单吡咯配体铂类似物-200680023722.2
  • Z·肖;H·科恰特;F·豪希尔 - 比奥纽默里克药物公司
  • 2006-01-26 - 2009-07-29 - C07D237/30
  • 本文披露了具有单一取代的吡咯配体:RN=NR7的新的基于铂的类似物,其中所述RN=NR7官能基通过NR7的氮与铂共价键合。这些类似物还具有能够与DNA或RNA中碱基形成氢键的氮供体配体和可以被水、氢氧化物离子或其它亲核体取代的一个或多个离去基,认为其在体内形成活性种类且然后在核酸链之间,主要是在DNA(或RNA)中的嘌呤之间,即在其鸟嘌呤或腺嘌呤碱基上形成交联复合物。这些铂类似物还因其亲脂性增加而更易于被转运入肿瘤细胞并且能够用作抗肿瘤药,并且在体外或体内调节或干扰DNA的合成或复制或转录或RNA的翻译或功能,因为它们潜在地能够与完整或新生DNA或RNA形成铂配位复合物且由此干扰核酸多核苷酸的细胞合成、转录或复制。
  • 含双杂萘酮结构和三氟甲基取代芳香二胺单体及其制备-200810207623.0
  • 汪称意;李光;李鹏辉;杨胜林;金俊弘;江建明 - 东华大学
  • 2008-12-23 - 2009-06-03 - C07D237/30
  • 本发明涉及含双杂萘酮结构和三氟甲基取代芳香二胺单体及其制备,二胺结构如下式制备:(1)将4,4’-氧-双[(4-(1,4-苯基)-二氮杂萘-1-酮]与2-氯-5-硝基三氟甲苯以1∶2摩尔比,在碱性条件下反应,得二硝基化合物;(2)将二硝基化合物用钯碳和水合肼在有机溶剂中还原,即得;应用该单体可以制备聚酰亚胺和聚芳酰胺。本发明制备的含双杂萘酮结构和三氟甲基取代芳香二胺纯度高、常温下稳定;由此制备的聚酰亚胺和聚芳酰胺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成膜性、优越的耐高温性能和力学性能、高的光学透明性和低的介电常数等优异的综合性能。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